sylow wrote:藉這篇問一下, tesla使用18650
http://techorange.com/2014/01/07/tesla-battery-system/
節錄一小段:
Tesla 的電池選用的是過去在筆記型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上才看得到的 18650 鋰電池。18650 的意思是,一顆電池的大小是直徑 18 mm、高 65 mm,只比三號電池大一點。為了解決消費者對筆記型電腦電池續航例的高標準要求,18650 鋰電池的特色就是在同樣的體積下能夠儲存較多的電能,擁有比其他電池高的能量密度。Tesla 就是用這種電池,搭配他們專利的電池組裝系統,才能讓整體效能表現上,讓其他車廠難以望其項背
所以小弟決定電動車暫時不考慮鋰電了!!
說起來18650給手電筒很可靠好用, 為登山露營之良伴, 但供電給12V電扇時, 很容易掛, 因為電扇和led放電曲線(電壓-電流)不同.
再者, 多並多串之下, 容易因為一顆而拖累其他, 行動電扇用18650我就很頭大了, 用到電動車我肯定抓狂. 這問題扯到良率問題. 想要高容量又高良率, 大概就只能買日本貨, 一顆3.7V3000mah大概要120元以上, 要組成36V20ah, 要8000元以上. 不只貴, 還要小心, 以免買到山寨版就虧大了.
sylow wrote:
上次買了10顆186...(恕刪)
鋰電池每一顆體質都不同,不能過充也不能過放。
您在沒有任何保護版的環境下放到沒電,那一定是已經過放了,勢必其中體質最差的那顆已經傷到了。
電芯品質是一個因素,但是您在沒有任何保護的前提下過度使用也是一種因素。
再補充一下,LED是二極體,電源電壓必須大於截止電壓LED才會導通電流才會流動,因此當您使用鋰電池驅動LED時,放電到一定程度後電池電壓降低到接近LED截止電壓時LED就不導通,電池自然停止出電,在適當搭配下LED本身就是可以防止電池過放。
但是電扇只是一個電感負載,一旦啟動後只要適度的電壓和電流就可以維持運轉,要停止運轉的電壓是很低的,因此當持續使用到電扇停止運轉時,其實不是電芯電壓不夠電扇運轉,而是電芯已經放電到最低點,無法再輸出電流了,此時勢必是已經過度放電,電芯中一定有幾顆已經被傷到了,而且傷得很嚴重。
按照最初任務計劃,「玉兔」已完成「既定動作」。對「玉兔」出現的故障,科學家仍然在努力修復。據介紹,在安然度過第一個月夜后,「玉兔」迎來「難熬」的第二個月晝。
葉培建說,驅動機構的控制電路出問題,導致它不能按照正常程序進入第二次休眠。經過工作人員努力,「玉兔」在第二個月晝終於蘇醒,現在各個設備都趨於正常,大部分荷載也能正常工作。
點評:
顯然是控制器出故障了,不能跑了。設想一下,如果是S教授去做這個控制器,不知情形會如何?也許就不會發生拐腿的事情了。
我在瞎想八想,會不會是馬達堵轉了?然後把控制器燒了?反正這個中國大陸的這個IC晶元讓人很不放心。
另外,按照正常設計,航天器上的設備,這個控制器這麼重要的部件,都是有二備份和三備份的。
還有,不知這個玉兔的驅動馬達是不是輪轂馬達?如果是電動車用的密封輪轂馬達,可能就沒有這個故障了。我非常懷疑玉兔六輪電動車的驅動技術還不及大陸的電瓶車驅動技術。
shenta wrote:
地球大,關於月兔,我...(恕刪)
s教授,
產品設計標準參數等級,當然通常是分,民用級,工業級,軍用級和航天級。這個不是問題。
玉兔號當然是航天級的。而且月球車比火星車的技術難度更高。
不過,不管這四個等級,設計原理是一樣的,航天級的只是需要達到更嚴酷的技術條件罷了。目前的消息並沒有提及控制器是否有備份。暗示了這就是比較糟糕的一件事情。目前甚至沒有搞清楚到底是哪裡首先出故障了。
通俗地講,用海拔高度來描述,一千米海拔地區的環境比平原惡劣,海拔越高越惡劣。當然外太空的「海拔」高到天上去了,自然環境當然是惡劣透頂了。
顯然,太空環境,熱漲冷縮是基本問題。機械關節被卡住很常見,特別是在月球上有灰的情況下。大家知道車輛都有擋泥板。這輛玉兔車怎麼沒有擋泥板呢?而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七分之一,這個車輪彈出去的灰塵打在後面部件上,又向上反彈,那整輛車不要風塵僕僕了?
這個航天的東西,又無法拿在手裡檢查維修。這個設計的很大部分工作是假設出現各種問題,然後地面人員可以自檢和切換到備用設備,及重裝軟體。
設計的基本原則是,機械部件不能變形,熱漲冷縮要均勻,關節不要被卡住,電子部件有備份。在月球上還有抑制月塵等問題,顯然中國的航天人要接受教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