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騎多少花多少的月租費跟油車很像,為何換電陣營不採用呢?

這種換電模式本來就要準備好幾倍於機車的電池量,所以營運成本是降不下來的,了解愈多就會感覺愈不環保,所以月租費坑人也是必要的
看到有人在討論環保的問題
直接從另一棟樓搬文過來比較快
搞環保的團體寫的
講真的不用糾結什麼環不環保了
糾結在這二輪的環保根本就緣木求魚的感覺
--------------------
「中國一停工,台灣空氣就變好!」 環團揭6真相 破陰謀論:別再被帶風向了!
剛好這篇文章前陣子看過給大家做個參考
我就擷取裡面跟兩輪有關的段落直接貼出來吧
要看完整的自己在進去看整篇文章

--------
空汙那麼嚴重,
是台灣人太愛騎機車了啦!
事實真相三:
騎機車本來就會製造空污,怎麼會是假?

不信把頭塞在排氣管後面聞聞看,

真的很臭啦!(有些男孩覺得香~)

只是機車的污染排放佔比非常少 ,

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十分有限。

只是長期以來被政府刻意帶風向放大罷了!

不這樣怎麼轉移大家對工廠排放的關注呢?



根據我國最新排放數據(TEDS10.0)顯示,

機車佔總排放量佔比如下,

PM 2.5:

四行程機車2.5%

二行程機車1.0%

NOx:

四行程機車1.6%

二行程機車0.05%

SOx:

四行程機車0.01%

二行程機車0.00%

NMHC :

四行程機車7.1%

二行程機車1.7%



TEDs10.0是2016年的數據,

在政府“大力整治機車族”,現在機車污染量降更多了,

那些還一直在喊消滅汽機車救空污的政治人物,

你們的資訊是不是該更新一下啊?

事實上,移動污染源中的老舊柴油大貨車以及船舶

才是真正的大烏賊。



本粉專一直強調,

整治空污別老是拿弱勢族群開刀擔責任,
--------------
2016的統計數據
明年2021了
老舊的燃油車被淘汰多少了現在數據如何就等待有研究的人PO一PO囉
這很簡單
公司養這麼多員工 那麼多電池

所以每個車主不管是騎多少 就是要有一個基本的月租費 不然怎麼維持開銷

所以恭喜GOGORO的車主 你已經當了睿能公司〞無股利無股自無分紅〞的股東
可以用類台星的''保證最低價"方案,每月依實際使用里程去試算最合適的方案並收費。
我比較能接受的,像水費、電費、天然瓦斯費,

基本費一、二百元,沒騎也要收基本費,

其他就以里程計價收費。
Wow_Senior wrote:
哈欠 又一個發電給電...
提煉一公升汽油的用電量
(恕刪)

請問提煉一公升汽油的用電量可以讓油車跑8x公里這數據那裡來的
gogoro模式就是傻瓜阿

大陸電動車多少輛他們怎麼不需要月租電池保固

說台灣人傻子還沒人信

全世界哪個國家機車大族群使用

然後電動機車月廢換電

國民還大量接受的

狗肉模式如果真的經濟實惠

全世界早就搶著要了

在台灣的外勞還需要騎外勞電動車

續航力輸狗肉?維修輸狗肉?改裝書狗肉?

有錢買狗肉體驗各人需求

體驗電動車性能?絕對輪不到狗肉

還要月租費
我只希望多點選擇方案而已
大部分人都是固定里程(每月都固定.少數不固定)
所以可以大約算出自己的需求
睿能預選里程方案
只有兩種
499元跟799元

不知道為睿能
何不要多增加599元.699元這兩個區段

如果能推出這樣方案就更好了(應該可以滿足大部分固定需求的人)
499元=350公里
599元=450公里
699元=550公里
799元=650公里

讓更多車主去選擇它們適合的里程
目前落在350-550里程的車主相當尷尬
使用499方案.超過里程後每公里2.5元.說真的比開汽車還貴
想換方案只有799元選項.有點不符合使用需求

或是之前車友提供的方案
299基本費用(送100公里)
之後每公里1元.好算又符合租電池的原則
roward wrote:
只是機車的污染排放佔比非常少 ,
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十分有限。
只是長期以來被政府刻意帶風向放大罷了!
不這樣怎麼轉移大家對工廠排放的關注呢?


Wow_Senior 大,所以我說汽機車分散排放空汙,比中火集中排放好吧!
其實,睿能裡面養了很多人才,這些都算過了.
擠牙膏的方式給消費者,多賺點錢看看股票的價格會不會夠高. 好方案都給消費者,股價就難看了

睿能就像廣東的BYD,靠著當地政府的支持,出了產品讓客戶用,政策一取消,退了潮水後見真章~

問題是大陸市場廣大,又有政府支持寬闊的產品線,源源不斷的標案訂單與外銷補貼,台灣都沒有. 股東與員工也沒有耐心了,一直蠢蠢欲動.

睿能出的車又是偏向二輪高階市場20%的人會買的車, 這種人也較喜新厭舊, GGR出了這幾代已見疲乏,需要快點出新東西出來刺激市場. 雖然每台單價獲利高,但是公司大費用高,又沒有外銷市場支持,

目前看起來沒有機會了,向光陽所說,真正的決戰是在外銷市場.
GGR出不去, 就算用充電方式外銷,也沒有他國會要吧~瓶頸很多也不都是GGR月費制度的問題. 過貴的車價,高貴的電池系統.............

還好油車公司也貪,把油車做的這麼貴,讓GGR還是可以坐收到一些市場,但是看看二手市場越來越多GGR是很多人認知總持有成本太高而釋出,兩年的車居然就有38000元的二手價,比同售價油車低很多. 這是一個警訊. 不知道睿能會不會玩和泰認證二手車策略操控二手市場價格.

台灣市場需要開放更多的競爭者來競爭,消費者才有機會.
目前油車公司引導主導機關實施保護關稅與政策讓便宜的車進不來,

大陸與印度市場二輪車是年售千萬台起跳, 車輛價格是台灣一半左右, 台灣消費者是否該享受這種產品? 畢竟二輪是中低階人民的交通工具,不像汽車多為進階收入者使用.
這些社會中低收入的人是否該負責養活台灣沒競爭力的產業的神聖使命?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