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新加坡冷回馬斯克:電動車並不環保,那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word vision wrote:
電車零件不能回收,所以油車的零件都是能回收的嗎?油車就沒污染?油車的啟動電池就比較環保?


你的眼睛業障很重歐 我說的是"鋰電池" (這油車沒有吧?)

油車的電池是鉛酸電池 回收率超過90% (材料幾乎都可回收)
電車的電池是鋰電池 回收率<5%? (目前報廢電池回收鋰的成本大約是直接開採鋰的5倍)
ace ventura wrote:
德國早就有人做過研究...(恕刪)

那個笨蛋德國學者的研究?你怎麼不敢提出?
btip8317 wrote:
新聞連結特斯拉一直在...(恕刪)


說得太好了,

五分奉上。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Wow_Senior wrote:
跟啥車比啊?還有?5萬公里?10萬公里!?汽車的生命週期有這麼短?
MIT得比較是MODEL S VS 大七 稍稍看了下 1萬公里就反轉了.
這個世界一直礙於石油商的阻礙呢.一直都沒有每公升汽油製造的碳排放/碳足跡數據可以參考.
就不用說開採了
然後就很厚言無恥的一直拿著生產電池的碳足跡來說嘴.
唉唉.我也超想被美金收買的


麻煩你也仔細看內文 搞懂以後 再回嘴
原德國人的研究是 開Leaf 會比油車少碳足跡 沒錯 但是要開大概5萬公里 減少的碳足跡才能和製造鋰電池的碳足跡互相抵消 所以要開超過5萬公里才會比油車環保

你以為人家"不會計算"生產汽油的碳足跡"嗎? 你是要說甚麼?

台灣的電1/3以上是來自燃煤發電 產生的炭足跡(和致癌物)才讓人嚇一跳

不要跟我說電車的電都來自綠能
ace ventura wrote:
你的眼睛業障很重歐 ...(恕刪)


鋰電即便不環保但是只有電車用嗎?
只會針對性批評?
爭什麼爭,參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不就得了

期待【油電機車】的出現,主體是電動車,然後除了吃電池,也可以用『內建汽油發電機』發電。

有電動車優點:加速猛,只靠電池時安靜,零排放。而電力不足時,可啟動發電機,助力(爬山),增程(環島)。

對岸老早就有這種油電機車,加滿汽油發電可跑幾百公里。還特別便宜。台灣受限政治因素和貪官勾結財團無法引進,實在可惜。
對燃油車說不 上萬群眾聚集法蘭克福車展抗議

摘錄自2019年9月15日中央社報導
上萬抗議群眾今天(1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德國國際車展(IAA)會場外聚集,要求盡快終止使用燃油車,轉為使用對環境較友善的交通工具。許多抗議者是騎腳踏車前來。

根據警方和主辦單位估計,今天集會人數介於1萬5000至2萬5000人。

示威主辦單位之一Campact發言人紐包爾(Gerald Neubauer)表示:「汽車業在柴油車上造假,且正造成氣候危機惡化。」

Campact的總幹事鮑茲(Christoph Bautz)則告訴法新社:「車展代表的是上個世紀。我們想要未來是屬於公車、火車和腳踏車,不要再有其他的(交通工具)。」

抗議者鎖定環保人士視為高污染象徵且不應出現在市區的休旅車。他們高舉標語寫著「停止休旅車」、「休旅車不酷」和「我們的肺不能換」。
BBC:電力業「六氟化硫」 最可怕溫室氣體

摘錄自2019年9月14日公視報導
二氧化碳被認為是氣候暖化的主因之一,但英國廣播公司BBC獨家報導,六氟化硫才是目前人類已知中,最可怕的溫室氣體,而且助長地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還高出兩萬多倍。

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指出,「六氟化硫」是不可燃,無色無味的合成氣體,由於成本低廉,因此廣泛被當成輸配電設備中的絕緣體,能避免發生供電起火意外。但它最大的壞處就是會加速地球暖化,僅僅1公斤的六氟化硫,對地球暖化的影響,相當於24個人搭飛機來回倫敦與紐約一趟,助長地球暖化威力,比二氧化碳要強2萬3500倍。

報導指出,近數十年來,人類為了降低火力發電排放的溫室氣體,積極發展風力、太陽能等綠能發電,但各國輸電網增加許多電力來源後,也必須大量增加變壓器等電力交換設備,以免發生電力配接意外,而這些電力交換設備,絕大多數都使用六氟化硫作為絕緣氣體。更可怕的真相是,六氟化硫是合成氣體,不會自然分解消失,可在大氣中停留至少1000年,而目前大氣中的六氟化硫,主要都是由電力產業的交換設備所外洩。

若以全歐盟28個成員國,2017年外洩的六氟化硫,相當於673萬公噸的二氧化碳,也相當於一年增加了130萬輛車在路上行駛。歐盟早在2014年就曾打算禁用,但遭到產業界強烈的遊說反對。

目前規定已開發國家,每年都必須向聯合國報告六氟化硫的使用情況,開發中國家則是完全不受限制,目前大氣中的六氟化物含量,比報告要高出10倍之多,專家嚴重懷疑已開發國家謊報資訊。歐盟將在明年對六氟化硫的使用進行審視,確認是否有相關替代物,但即使是最樂觀的專家也認為,歐盟在西元2025年之前不會對這個威力最強大的溫室氣體,發出任何禁令。
tjptw wrote:
那個笨蛋德國學者的研究?你怎麼不敢提出?




我不計較你無知又無禮的回文 附上幾篇報導你自己研究(請善用google 或 多讀書 不要只會當鍵盤打手)



New research punctures electric cars' greenhouse gas claims

Read more at:
//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articleshow/66268635.cms?from=mdr&utm_source=contentofinterest&utm_medium=text&utm_campaign=cppst

....
For perspective, the average German car owner could drive a gasguzzling vehicle for three and a half years, or more than 50,000 kilometers, before a Nissan Leaf with a 30 kWh battery would beat it on carbondioxide emissions in a coal-heavy country, Berylls estimates show.
.....

(注)德國有超過1/3發電是綠能 台灣是超過1/3 是燃煤 (也就是coal-heavy country)


另外一篇說要超過10年



出處: The Dirt on Clean Electric Cars
stanf1 wrote:
另一個問題是,石油還...(恕刪)


黃金挖了幾千年,目前也沒挖完,
石油的有效運用才幾年?石油用完還要幾年?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