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廠商有最重要的電池與多樣化的機車產品線
台灣通行的機車雖是以速克達為主,但是以便利性與全球戰略來說
速克達具有的是門檻低的產品優勢,這一點對普及化是有利的
Tesla想獲利,也得靠中低階車款大量量產才行
一台7,8萬美金的車,目前對能買得起同等級的汽油車主來說,吸引力還不夠
尤其速克達機車是台灣少數國內市場就能供應足夠養分的產品
這點與大多數能在全球獲得成功的產品
在本國市場的佔有率都能支撐產品的開發與全球的行銷相符
台灣只是彈丸之地,這塊土地上的功績來跟全球比較實在弱到不行
如果還秉持著大家先在國內打一仗,然後再談合作
還先討論油車好還是電車好,充電好還是換電好
各家廠商都有本事,把任何一方壓制下去,或是單打獨鬥
對台灣的電動機車來說都沒有好處
那才真的是浪費時間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肥貓宅男 wrote:
不過政府推動電動機車決心不變...(恕刪)
電動機車市場是靠政府的手就能推得動的嗎?
政府一天不將那雙髒手拿開,電動車市場永遠只會是小眾市場!成不了氣候的!
競爭是殘酷的!那麼設定一堆法規障礙來避開殘酷的競爭環境,這背後是怎樣的養尊處優心態?問問消費者最清楚!
50%稅金與ARTC護關,難道說政府至今真正想保護的其實還是油車商嗎?沒有人可以解釋這點吧!除了明令限制油車生產,你政府還有其它強力的政策工具嗎?但你又能限制全世界的油車生產嗎?在封閉島國內騙騙自家大眾還行啦!
但政府還是有它能做的事!但公共資源要放對地方!如果只是跟廠商連通一氣合力拔國內消費者的羊毛,這樣的國家隊不提也罷!畢竟國內電車商有它自己的路要走!是好是壞也只能由它自己來承受!我就不懂政府是在瞎操心個什麼勁!沒別的事可以做了嗎?電車商能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民眾自然買單不是嗎?強推市場沒有競爭力的產品,砸下一堆資源豢養沒有競爭力的車商,表面看起來產業很風光,但能不能放到檯面上跟國外車商抗衡?公共資源投下去就投下去了,該領的補助也都領了!但別忘了,時間從來就沒停下她的腳步!究竟有沒有在進步?究竟這個政府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一旦打開大門,對產業而言,這可不是一句:從今天開始我一定好好努力幹!就能撫平的事!到時候再來領產業轉型補助甚至是失業補助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