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anCcC wrote:我說的是換電系統的...(恕刪) 這些東西確實沒啥技術主要是傳廠思想一向保守,問題只剩光陽究竟敢不敢砸這個錢而已從光陽招募廠商加入ionex的態度來看,可以感覺到他十分不願意去攤這個成本
johnko.lin wrote:這些東西確實沒啥技...(恕刪) 單以光陽,我覺得如果有看到市場他會肯投錢,雖然弄了一個不怎樣的車聯網,但至少也用了雖然我偏好三陽,但三陽説真的不怎像光陽玩科技,不過我覺得三陽車子比較穩定XD
小弟很認真的回答如果可以可以做到跟早期手機一樣充電跟換電兼備不是很好嗎多做一個快插應該可以大賣既然要跟著國際潮流走目前走向又不明確又自信滿滿的說台灣第一台電動機車是自家生產那這樣做應該既保險又叫座小弟只剩一張嘴啦不知各位大德是否同意
RICK wrote:今天是三陽機車的新春...(恕刪) 看到這位董事長發表的言論,讓我想到一件事......電鍋,沒錯,就是電鍋......大同50年前也曾說過,台灣人的電鍋是我大同第一個生產的...........我笑了
烹牛煮羊 wrote:但我還是覺得電池應該要統一規格,由政府作東,建立公共電池交換站各品牌根據該規範開發適配車型,民營業者要加入交換站當然也可行,只要符合該國家規範...(恕刪) 你知道由政府作東的意思,其實就是由人民的稅金做東的意思嗎?你知道研發+建置的總成本至少要花上百億嗎?!全部由人民稅金去做?!你確定這是你要的!?政府沒有自己的電池技術,沒有自己的工廠,沒有自己的研發團隊...這些到最後還是都得發包出去...這樣成本搞不好更高~還有我國政府標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最低價者得標的制度(換句話說,就是品質最低的最容易得標...)你確定這是你要的!?
johnko.lin wrote:從光陽招募廠商加入ionex的態度來看,可以感覺到他十分不願意去攤這個成本...(恕刪) 光陽的廣告與願景完全是以政府選擇它為電池交換站公規為前提而做的內容~但是ionex偏偏又不是真的電池交換站(連英文名稱都不敢用"交換"的字眼,只寫"能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