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我覺得政府可以在推廣電動機車上做的努力

你要選總統嗎?
我會投你1票

David-Kuo wrote:
目前政府在電動車的...(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白牌機車騎士總是希望政府能夠開放白牌機車行駛快速道路,這麼做只因為可以減少通勤時間?
而減少通勤時間是經過計算還是自己推測?我覺得應該是主觀認定只要行駛快速道路就能夠直覺的減少通勤時間吧!

依我個人經驗來說,我常行駛於市民大道快速道路上,有時候在非尖峰時間,上面就已經塞得莫名其妙了,上匝道的、下匝道的、減速變換車道的、加速變換車道的,都會導致後方車輛減速,而導致幽靈塞車,往往過了塞車路段後,就一路暢通,如果再加上白牌機車行駛於快速道路,我不知道白牌機車會變得更快還是更塞,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行駛體驗沒有想像中的好,機車騎士還是又會來檢討政府。

我認為開不開放電動機車甚至燃油機車行駛於什麼車道根本就還不值得討論,因為交通絕對不是為某一族群服務,但我能夠理解我們身為人民應得以要求政府,滿足自身需求,可我們曾經想過,任何車輛行駛於任何道路上,第一個優先考慮的,安全絕對是第一考量,便捷和快速的背後,沒有安全說再多都沒有意義,所以說再多開放道路的人,你們真的在乎駕駛的安全性嗎?
小弟拙見:
1.比起加油機車已發展幾十年,電動機車的技術還有精進的空間(當然越普及越能加速提升相關技術,但在我目前還不想當白老鼠)。
2.不管是供電模式或是其他有利電動機車普及的方法,我想政府相關部門一定早有方案,只是卡在與傳統機車業者及油商之間的利益糾葛,導致政策目前仍是牛步,因為沒人承受的起官商勾結這4個字。
David-Kuo wrote:
目前政府在電動車的推...(恕刪)
從這篇文章的討論串看來,
我們離公民社會還蠻遠的。
各種反智跟反動言論讓人覺得不容易理性溝通,還是有些人本來就沒有要溝通?

我覺得這題目很直得討論辯論,但拿來耍嘴皮子就沒意思了。

給想認真討論的朋友一些想法,也許可以幫助討論:
最簡單的公共政策分析從以下兩點出發:

1.政策目的:是要更乾淨的都市環境?還是要扶植電動機車產業?兩者可以並行,但手段會不同。這都可以公共討論

2.政策手段:都市環境要如何改變改進來增加電動機車使用?租稅手段,基礎建設手段?優惠補貼手段?政策效果都會不同,
看目的是什麼跟怎麼設計。

祝大家理性討論感性生活,別再嘴砲了,這於事無補

電池的污染怎麼解決?? 台灣是如何處裡的你知道嗎??
>>1、開放部分快速道路:
>>2、完全開放市區的路權給白牌電動機車:

樓主說的這兩點,機車族爭取了10多年了!

甚至還有人成立 中華民國機車黨,出來參選立委,因為和政府屬名陳情、抗議遊行,好說歹說,都說不通,乾脆去立法院提案,但好像是沒選上

01網站上也不時有相關爭取機車路權的討論,從電動機車都還沒出現的年代就已經開始了,但永遠都有四輪嘴臉的在打壓。

現在投資電動機車股票的有錢人,才知道要提昇機車路權,晚了。

機車路權早就已經被打壓不成樣了,想撼動極難。


>>3、政策性的在公營的場所提供充電設備與電動車專屬停車位

這個一直都有的

但激不起民眾購買電動機車的欲望,真正原因在於電動機車售價太貴。

像前面有些網友說的,如果能開放大陸低價電動機車進口,賣相似價錢,立馬普及。

但這是不可能的,國產企業背後有很多官員靠山,會為他們代言,堅決不會開放損他們利益的事情。


>>4、結合家用綠能發電的補貼

這個也是本來就有的,建置有補助,且太陽能發的電,還能賣給台電。最初一度電可以賣到9元,後來漸漸變少,現在只能賣到6元還多少的。

但即使有補貼,台灣的太陽能板仍是太貴

和電動機車一樣,貴對岸 4倍以上,也是基於保護國內產業的理由,對進口太陽能板課高關稅。

用國產的,初始建置費用過於高昂,要幾十萬,很少人會願意花下去,怕未來幾年發的電賺不回成本。

用進口的,要全部自己想辦法搞,還要被高關稅削一筆,算一算也沒省多少。

所以除了南部日照充足地區,高雄、屏東、墾丁...等等,有人建置以外,中北部比較少見。日照充足地區,才能靠賣電給台電,賺回建置成本。否則必定虧錢。

原因就是出在太陽能板售價太坑。國產的貴對岸4倍以上,進口的又課高關稅。

scott71862 wrote:
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白牌機車騎士總是希望政府能夠開放白牌機車行駛快速道路,這麼做只因為可以減少通勤時間?
而減少通勤時間是經過計算還是自己推測?我覺得應該是主觀認定只要行駛快速道路就能夠直覺的減少通勤時間吧!

依我個人經驗來說,我常行駛於市民大道快速道路上,有時候在非尖峰時間,上面就已經塞得莫名其妙了,上匝道的、下匝道的、減速變換車道的、加速變換車道的,都會導致後方車輛減速,而導致幽靈塞車,往往過了塞車路段後,就一路暢通,如果再加上白牌機車行駛於快速道路,我不知道白牌機車會變得更快還是更塞,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行駛體驗沒有想像中的好,機車騎士還是又會來檢討政府。

我認為開不開放電動機車甚至燃油機車行駛於什麼車道根本就還不值得討論,因為交通絕對不是為某一族群服務,但我能夠理解我們身為人民應得以要求政府,滿足自身需求,可我們曾經想過,任何車輛行駛於任何道路上,第一個優先考慮的,安全絕對是第一考量,便捷和快速的背後,沒有安全說再多都沒有意義,所以說再多開放道路的人,你們真的在乎駕駛的安全性嗎?

快速道路不是只有市民大道
而且尖峰時刻塞車連我自己騎黃牌都懶得上
開放不等於必上、開放也不等於塞車去跟你擠
還有市民大道塞車、上班是台北往南港內湖塞
下班則是南港往台北塞,反方向其實相對空空的
新北環快這類快速道路則是很難看到塞車,所以我才說「部分快速道路」
就是避免擁塞跟車流集中
David-Kuo wrote:
目前政府在電動車的...(恕刪)

扯路權做什麼?
降低價格自然會漸漸普及
一步一步來,先取代中短程代步的機車

olleg123 wrote:
不管電不電動
騎那麼快幹嗎?
我建議
直接開放大陸充電式電動機車
把價格自然下壓
一台約台幣10000元
相信很快就會流行起來
也不用政府補助


正解!
只是台灣不管哪個黨執政
都只在維護財團的既得利益
沒一個想真的解決問題
搞得煞有其事,卻是虛晃兩招
目的只是安撫人民,騙騙選票
繼續跟財團拿好處




電動車沒牌照不做一定程度的管制
屆時路上就會一堆三寶電動車
在大陸開車最煩的就是鑽來鑽去不守秩序的電動車

普及是好事,賣便宜嘉惠大眾也是好事
不用牌照加以管制,
等量到了一定的程度時就會讓交通秩序倒退嚕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