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外媒踢爆:中國電動車完全不環保,比燃油車汙染還多 50%!

stanphill wrote:
不止啦,電池用四年...(恕刪)


電池環不環保,只是事在人為的問題

預計推出的新電池



實務統計



衰退幅度實測,10萬公里後,平均衰退5%,32萬公里後,衰退10%,目前為止統計呈略為非線性衰退

以gogoro來說的話,換電站電池低於80%就做汰換,至少40萬公里後的事,前提改用同款電池的話


還有產氫需要的電,可不比一般發電少,特規除氫罐和輸送成本也不低

今年新鮮出爐的


製氫方法概略擷取



傳輸和儲存問題



依目前要用氫氣,可是比用現有電網,把電存在電池裡拿來用要更複雜得多

問題或許會慢慢解決沒錯,但是要等多久從來都是很令人傷腦經的問題
風的感覺 wrote:
電池環不環保,只是...(恕刪)


你回答的非常詳細
超級認真的解釋

簡單一句話

從現在到未來三五年間,可見的投資金額

鋰電池的投資金額 遠遠遠遠遠遠大於 氫燃料電池

氫燃料電池的最大開發者,目前僅剩下日本豐田
但日本豐田也宣布2019年要量產"充電"的鋰電池電動車

明眼人都知道
氫燃料電池目前已經處於擱置狀態

不論日本政府提供多少補貼、甚或加上中國政府也對氫燃料電池提供補貼
目前看起來都沒用

技術難度實在太高,而且還有致命性缺點
"性能差"
或者我用白話一點說,大電流放電能力差

目前已經售出的日本"未來"氫燃料電池車
0-100公里加速約10秒......

買車要補貼、運送氫要補貼、加氫還是要補貼
巨額補貼出來的氫燃料電動車,性能完全就只是買菜車的水平

看看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鋰電池車
根本就不是一個水平的東西



yungsheng_us2001 wrote:
目前已經售出的日本"未來"氫燃料電池車
0-100公里加速約10秒......

買車要補貼、運送氫要補貼、加氫還是要補貼
巨額補貼出來的氫燃料電動車,性能完全就只是買菜車的水平

看看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鋰電池車
根本就不是一個水平的東西




記不記得台灣在多年前,

曾經技術上選擇錯誤造成投資上的大損失,

Wimax 與 LTE之爭歷歷在目,


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歷史,

經常性的選擇錯誤,包含沒選擇金融業為重點發展,被香港與新加坡取代。


特斯拉的經營,事實上,已經出現大問題了,股價炒作居多,

其根本原因,都是鋰電池說到底是不環保的產業,污染很大。

風的感覺 wrote:
電池環不環保,只是...(恕刪)



我不認為如此,

石化產業都有了,

製造氫氣、氫能與運輸,技術一點都不是問題,更何況還有日本在前面,

好處是新產業還能增加國內就業機會,

一項新產業若過於容易複製,

誰都可以進來,還有價值嗎?

台灣若能開啟新能源經營模式,還能輸出給國外,增加外匯。

stanphill wrote:




我不認為如此...(恕刪)
這不是你認不認為可以的問題,這是專業問題,別人都貼出相關專業報導佐證氫能源的難處,你卻用你的「想像」來支撐你的觀點,完全不具說服力。
氫能源機車台灣不是兩年前就發表了,現在都沒相關消息了。
在台灣其實就有燃料電池公司,並且推出有一款機車

亞太燃料電池

遠在2000年就成立然後2012年-2013年在墾丁嘗試商轉

以下車型跟規格





但是為何市面上依然看不到相關產品呢?

價格太貴,性能不符合一般人需求,而且從第一代經過了5年還無法有更好的產品上市

反觀鋰電池電動車已經從電動自行車到紅牌重機,再到跑車跟市區公車都有商品已經正在商轉中

有些科技當然值得等,但是如我前一篇所言

很多人覺得花費的時間太長,不如先用已經確定實用的
電動車是一個趨勢
英國政策已定出2040年全面禁止油車或油電車。
法國也將全面禁止
只是到時候電能需求大增,核能或類核能就免不了了。

KKKKKwu wrote:
電動車是一個趨勢英...(恕刪)


所以綠能產業發展會十分迅速

比爾蓋茲說如果能重來能源產業會是他的選擇之一

目前人類對乾淨電能發展還是太落後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