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外型基本上就是仿照油車。油車不就是那幾種車型嗎。類似的車型,只要配備的電池、控制器、馬達不同,輸出的馬力、續航里程就會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只是去網路找尋外型相近的車,拿參數來亂打,是不負責任的說法。這位呂大是有心要推動電動重機的,真的有興趣的人或是有疑問的人我建議您親自去試乘並且了解這台車的實際表現與相關配備參數。因為目前這台車還沒有實際上市,我只就我現場看到的以及與呂大問答的結果整理如下:1. 馬達: 台灣版實際輸出超過50P馬力,美國版預計會加大到60P馬力以上。(美國版預計電池組電壓會加大)。2. 電池: 目前採國產鋰鐵電池,基本具有5C充電能力,實際測試是可以的,只是電池在充電過程需要有良好的散熱。ps. 以5C來說充電從0-100%要12分鐘,所以我也有點懷疑那個6分鐘充滿的說法是怎麼來的。但是這個5C充電的電芯之前我也有稍微了解,5C不是不可能的。對我而言如果六分鐘可以充50%已經夠了。3. 售價: 目前台灣版空車不含電池 (含前後ABS)預計售價128000,基本電池72V 20AH月租費299,這是預計的方案,比起GOGORO好太多了。以超過50P馬力的黃牌重機來說,非常划算。我自己改的EGO投入的物料成本就差不多要這些錢了。售價保證比美國還要便宜"很多"。省去油車一堆保養的錢,沒有齒輪油、火星塞、空氣濾網、機油濾心......只有輪胎、來令片、電池月租。還有疑問的人可以等過一陣子車子實際上市再去實際了解,請不用一知半解地亂酸一通。btw, 我說的呂大並不是開版的樓主,而是主導這一輛黃牌重機開發量產的人。開版的樓主跟我一樣都是對電動車有熱愛與憧憬,早在GOGORO出現以前我們就自己投入時間、精神與金錢自己開發自己想要的電動車。GOGORO的出現我們也是樂觀其成,但是機車、電動車行業內充滿了各種政治與利益的角力,消費者看到的都是角力後的結果(或是過程),目前全世界都還沒有出現所謂的"最佳解"。只是為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好,轉向電動車輛是必然的趨勢。遠在GOGORO的換電系統出現前,充電系統早就有國際標準了,為何我們政府不能針對國際標準選擇其中一兩種大量鋪設?事實上鋪設充電椿的成本遠小於建設換電站的成本。但是政府不願意做。GOGORO的出現終於使鴕鳥的兩陽和中華開始感到威脅,也才願意真的去推動充電系統的鋪設,這對整體電動車市場是好事。我個人是樂觀其成。
jackchen wrote:2. 電池: 目前採國產鋰鐵電池,基本具有5C充電能力,實際測試是可以的,只是電池在充電過程需要有良好的散熱。ps. 以5C來說充電從0-100%要12分鐘,所以我也有點懷疑那個6分鐘充滿的說法是怎麼來的。但是這個5C充電的電芯之前我也有稍微了解,5C不是不可能的。對我而言如果六分鐘可以充50%已經夠了。3. 售價: 目前台灣版空車不含電池 (含前後ABS)預計售價128000,基本電池72V 20AH月租費299,這是預計的方案,比起GOGORO好太多了。 月租299如果不限里程數的話這價格比顧顧路便宜很多假設電池維護真算在廠商頭上那就用力給他快充下去吧
聖朧 wrote:看起來是這個.....(恕刪) https://www.treehugger.com/bikes/evoke-urban-s-sub-10k-electric-motorcycle-124-mile-range.htmlUSD $9400也是中國國產,Evoke Electric Motorcycles150 Lai Guang Ying North Rd. Jia Wei Golf Club Chaoyang, Beijing, China不是樓主說的 MIT這種價, 只有玩重機的買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