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睿能賣的是能源,就是一個賣瓦斯的概念(補充說明)


erc wrote:
我繳稅,偏袒自己國家,這樣也要被你們刁?
gogoro會不會管太大了!
根本從來就沒人衝著gogoro而來,不要太往自己臉上貼金。
是gogoro一堆事故意去踩原本就可以被公評的灰線,然後說別人都針對gogoro。
搞啥呀!
機車價、電動車價太貴,本來就是討論議題;
遇到gogoro就不能討論。
避稅、假外資,本來就是討論議題;
遇到gogoro就不能討論。
維修、結構安全性,本來就是討論議題;
遇到gogoro就不能討論。
電動車到底環不環保,本來就是討論議題;
遇到gogoro就不能討論。
充電模式,營運模式,本來就是討論議題;
遇到gogoro就不能討論。
台灣政商關係早就爭議很多,本來就是討論議題;
遇到gogoro就不能討論。


+1

當事情攤開來講都講不清時,就代表裡面問題很多。

想想你身為"台灣"人繳了一輩子的健保費,最後給一堆自稱是"台灣"人的ABC拿去做身體檢查,發現身體好棒棒後就飛回國外,你會爽???
樓上幾個談補助的人…
邏輯全都錯誤。

政府補助的,不是販售廠商 ,
是購買人,

車子賣不掉,廠商就沒有錢,

如此簡單而已。
本來覺得GGR只是車價貴了點,有設計感卻無實用性,

現在這句話"睿能賣的是能源,不是電動車;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讓我更不可能去購買了

即便你賣到3萬,憑什麼賣能源?賣能源就是壟斷電動機車

這好比是連鎖店加盟店的所有原物料控制在總公司手上.

看來版主真心說出他們的野心...其他電動車會乖乖買單讓你統一規格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suziku wrote:
睿能賣的是能源,不...(恕刪)
陳凱米 wrote:
樓上幾個談補助的人…...(恕刪)


假設定價8W,政府補助2W,消費者實付6W....請問總價8W誰收走了?

再說,假設8W是市場行情價(有競爭力的價格),有沒有可能因為補助的關係,廠商將售價調高1W,消費者實付7W(還是比市場價便宜,更願意購買),但廠商實收變9W?

陳凱米 wrote:
車子賣不掉,廠商就沒有錢,

如此簡單而已。...(恕刪)

非常認同你!

難怪gogoro不擇手段的要把東西賣出去,沒有車主,錢就轉不進來。
twcarfans wrote:
如果「協助」是有排他性,才能說是不平等對待...(恕刪)

拿稅金對外國企業「無差別協助」,這叫公平?

不好意思,全世界大多數人不理解你的公平是什麼!

你要不要去向美國日本要求比照國民待遇?

你家的冰箱為啥你老婆能用,鄰居卻不能拿來冰啤酒?

就算最惠國待遇也要上談判桌拿條件來換。

全天下幾時我的銀子別人能用才叫公平的?!

erc wrote:
拿稅金對外國企業「無差別協助」,這叫公平?
不好意思,全世界大多數人不理解你的公平是什麼!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128369?page=7

10/08今周刊報導寫到

"Gogoro行銷副總彭明義表示,2011年公司成立之際,政府尚未針對「閉鎖型公司」修訂法律,當時政府的投資法規明定,技術持股不能超過5%。但當年陸學森接受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投資時,就表明希望能有50%的技術持股,未來能分給所有的Gogoro員工,所以最後才選擇在開曼註冊公司。

另一個考量則是關稅,因為Gogoro未來想把智慧城市的整套方案帶到海外市場,但台灣與東南亞國家並沒有簽訂關稅協定,如果從台灣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必須被課稅,考量價格競爭力下,才選擇可以減免稅率的開曼。

針對台灣政府是否能課Gogoro的稅,彭明義指出,公司的原料、製造生產、員工都在台灣,台灣政府都可以課稅,即使是註冊在開曼的公司,未來Gogoro要是出口外銷其他國家,台灣政府也都能課稅。"

覺得已經解釋我之前不解註冊外地的疑惑了

YYHH wrote:
"發電廠不會因為電動車的用電而增加污染",這個論點好特殊喔,有達人可以解說一下嗎?


一點都不特殊,
基載發電是固定的,燃煤也好、核能也好,
所有機組都只有歲修時才會停下,平常就是全力發電的狀態。
發出來的電,若沒有被利用或儲存下來,就是白白浪費。

而可以彈性調整的,則是水力、太陽能、風力那種相對不穩定的東西,
還有台灣常拿來支援備載發電的天然氣,
這型的才會根據用電需求而調整。

至於我說電動車沒影響,
是因為一台電動車的電池,不過一度電多一點,
就算全台灣的機車全部換成電動的,
而且講好同時間充電,對電網的負荷,也是個位數百分比的增加而已,
更不說現在電動車,佔有率根本低到可憐,
充電時間也不見得集中在某個尖峰時間,
使得它充電時對電網的負荷,完全可略。

換言之,電廠不因為有無電動車而改變,
當然電動車在路上跑,可以視為零排放。
至於製造電動車、製造電池等的污染,
當然要另外計算,但那部分其實很難算得明白。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是因為一台電動車的電池,不過一度電多一點,
就算全台灣的機車全部換成電動的,
而且講好同時間充電,對電網的負荷,也是個位數百分比的增加而已,



請問是誰教你對供電的影響是用"度"作單位的?
veryhappyman wrote:
請問是誰教你對供電的...(恕刪)


用"度"只是用來表示,
電動車不是什麼耗能的設備,
不用把它想成是洪水猛獸,
好像推廣電動車,台灣就必須猛蓋新電廠似的。

日本走得更前面,
現在不只電動車,氫動力車與加氫站都在佈了,
氫氣加入燃料電池,再推動電動馬達,而非傳統內燃機,
氫氣的來源主力也還是水的電解,還是要用電的。
如果用電推動汽車是件蠢事,既不環保又更耗能,
那我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要一頭熱了。

汽車好歹能用油電等技術來過渡,
機車基本上不需要,直接純電化就好。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