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635241 wrote:tadashi wrote:請教一下首購的88...(恕刪) 因為訂單數可以虎爛,領牌數不能虎爛所以以領牌數算是相對合理的 您好像沒有回答到我的問題耶 (如前面所談我一直都不算訂單數阿)我還是很好奇您扣掉的那88台領牌數量到底是算在哪一個月份?總不能告訴我七月份的掛牌數是36-88 = -52台吧 XD
hot635241 wrote:88是訂單數36是領牌數要怎麼算呢?老師不是說過單位不同,不能計算我算的是平均領牌數你要混在一起算,沒辦法算吧 那大大請問一下您樓上的發文hot635241 wrote:這才是最正確的433+36=469才是GOGORO發表以來真正的領牌數字首購第一天88台469-88=381扣除首購日到8月底(共37天),平均一天領牌10台 為什麼要把掛牌數量469減去訂單數量88呢?這與平均每日領牌數沒有衝突唷只是您把469的領牌數扣掉88的訂單數然後又說單位不一樣不能計算,讓我有點困惑而已 XD
人真得很奇怪,什麼事情完全以先入為主的立場來評論事物,一個數據出來了,細節是如何,我們不是主管機關或是公司內部相關者,所以都不清楚,就可以這樣,依照自己偏頗的立場,然後「我想」「我認為」來解讀數據,這樣有意思嗎?以後每個月固定會有上牌數出來,一個月一個月看下去,市場情況如何不就了解了。而且這樣的數據,到底是好,是差,是一般也不是我們局外人來評論的先期周邊配套不完整,工廠產能跟得上跟不上,這些我們都不清楚也許廠商前期第一,二年,本來設訂目標就跟這個數據差不多,也有可能。如果銷售在廠商計畫內,那肯定有其他更完善及後續擴大市場的計畫在進行如果銷售比廠商預估的差,後續修改行銷策略,變更並制定新的計畫,也是一般公司會正常做的事結果一些人完全按自己認為的,想的來解讀,想想就覺得好笑,現在不合你需求,哪天碰一聲推出售價一半的廉價車種,哪天突然宣布出口哪國收到幾千張訂單等等我們在這邊,自以為是的拼命唱衰,哪天都跟自己預估的想反的方向發展.那事後你要如何自圓其說呢!何必要在現在毫無保留的自秀底限呢!與其在這邊自秀底限,我覺得去別家企業酸一下怎麼還沒有一家公司能推出更便宜,質優,性能好,市場接受度佳的電動車,對一般消費者來說不是更有利?
hot635241 wrote:對耶!我算錯了跟你...(恕刪) 不用跟我道歉啦,真的如果只是計算邏輯或數據錯誤這真的沒甚麼,人都會看錯數字的嘛但網路上很多那種為了酸人或攻擊人,故意用奇怪的公式亂湊出數字這種行為就真的不太好了
如果可以維持這樣的銷量應該撐得下去一年營業額1億多,公司總共500多人,沒看到什麼廣告主要都是網路行銷,電池租用收入也蠻可觀的我本來還以為賣不到幾台,就怕後續沒這樣的成績,經營部門應該要想想怎樣持續下去,有騎過實車的人,不滿意的應該只有兩項 價格,電力,價格我看無解除非推出低價款,但是低價款的核心動力部分不能變,個人認為這是跟其它電動機車最大的差異,也是影響騎乘體驗的主要部份,電力部分應該會隨著電池的技術慢慢改進,自然就會解決吧!就看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了
ahph_gmail wrote:Gogoro一月到...(恕刪) 小弟我更想知道 , 8月機車新領牌數 , Gogoro 與 其他我國的電動機車(ex : 中華汽車e-moving , etc..)的數量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