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在別篇文也回過類似的文
從原油提煉 到進機車油箱還要燃燒 燒完又排廢氣
一堆屁孩改管 雖然我也是做車行的也常幫那些人改管
但我堅持改的管只有一支便宜貨 但那便宜貨就是有觸媒
路上一堆人改管又是沒有觸媒的管 又把汙染給嚴重化
說到汙染 汽油車又多了一種噪音汙染 ...
看起來 現在的電動車還很破 但其實gogoro我有去看過
我認為整體架構絕對更勝於一台8萬的125汽油車
雖然gogoro一台目前說12萬多 但這需要時間去消化
就像八十年前 一台爛車 搞不好比你家房子還要貴
我認為是沒甚麼好抱怨的啦~
如果未來電動車連在家裡都能充電
那勢必有一大部分族群可以少掉還要去充電站交換電池的步驟
等同於汽油車 少了幾次去加油站加油的步驟
至於優勢呢? 性能 架構 穩定 汙染 民生引響
我認為 電動車完勝了!! 單純是我的認為
至於方便性 與價格 短期內可能還是比較緊繃
電池交換站沒這麼多 加上價格死硬硬的12萬8
這兩個東西真的需要禁得起時間的考驗
電動車 這無疑會成為未來的趨勢之一
畢竟能明顯降低我家周圍的汙染 讓我感受得到
說到汙染 反正汙染都在核電廠 離我家很遠
屁話說多了 我認為是個有好壞啦
包括故障率 電動車剛出 可能問題會陸陸續續出來
但汽油車也是 熄火 吃機油 什麼的一大堆
這些都是需要不斷測試然後改善的
反正過個幾年之後 大家反而會來抱怨汽油車
加速比你快 消耗比你省錢 保養也比你少
至於現在嘛~ 姑且還是汽油車為主 這點無疑啦~
工業用電
我國各類用電結構,發現民生用電佔總用電量不到20%
其餘則用於工業用電、商業用電以及電廠自用電量,而石化、鋼鐵、水泥、造紙以及人造纖維產業用電佔台灣總用電量25%
但僅創造4.5%的GDP。
補貼工業用電政策,根本是變相鼓勵低產能但高耗能產業
工業用電量佔整體用戶的53.2%
服務業部門19.5%
住宅用戶僅18%
農漁牧業相關1.1%
運輸相關0.5%
住宅用電戶雖然有1,160萬戶佔全體用電戶89%卻只佔整體用量的18%
工業用電戶21萬戶僅佔全體用戶1.7%,卻佔有高達53.2%的全體用電量
工業用電價格與電價補助金額
年份 工業用電量 工業用電價格 發電成本 工業用電補助
2007 119358261(仟度) 1.93(元/度) 2.37(元/度) 527.56(億元)
2008 117067247(仟度) 2.12(元/度) 2.90(元/度) 913.36(億元)
2009 109693882(仟度) 2.46(元/度) 2.68(元/度) 238.58(億元)
2010 124154286(仟度) 2.46(元/度) 2.82(元/度) 449.07(億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