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其昜電動機車開箱文-台灣車廠誠意之作(10年6萬8千公里達成)

要回充還得有控制器上頭有支援,還要車上電池承受的住這種回充電量,若沒有設計好互相搭配的話,電池就會提早下課了。
2015.5.21
一年四個月的騎乘





這個月的里程來到了8785公里,只比上個月多了398公里,咦?怎麼這麼少呢?

這是因為我在四月下旬把車子托運回高雄其昜,請他們幫我換掉電源線,順便也請他們幫我的車做了一次健檢,來回共花了二個星期。所以剩下來半個月的時間,騎到今天里程數只增加了約4百公里,約為每個月平均里程數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月里程總平均稍降到了550公里而已。




趁著這次回廠健診,第一要件就是一定要請工程師幫我把原本太短的電源線換成長一點的線。為何需要換呢?這是因為原本隨著新車第一次送來的電源線是充電器所附的短線,不到一米,於是我再請他們幫我換成我寄回去一條超粗的5呎電源線,可是我用了之後發現5呎長的線還是不夠長,每次都要想辦法停到電箱旁邊才能充,不然就得再接上延長線再充。
其實要繼續這樣用也不是問題,只是在我這種懶人的心態上,能夠直接插上電箱這一個簡單的動作,就不要分成二個,所以現在車上新的電源線是3米長,停在旁邊一點的車位時,也能直接拉出插上電源插座,不用像是以前為了要挪出一個可充電的機車位,一次搬移好多台鄰居的機車....,現在換成長線後我可用的車位立刻增加了8個,像之前這個需要移車的機率會降低很多的。原廠的這一個小小動作,讓我回家充電時省掉不少力氣和時間,車上備用的延長線也不需要常常拿出來了。





進行全車健檢時,他們發現中柱的橡皮壞了,也順便幫我換了一顆新的上去,其實我都不知道這邊還有個橡膠零件的說(第一次趴下去用手機還找不到這個零件的位置),google了一下,原來這零件是要減少中柱碰撞的減震功能。






還有也幫我全車的線路從頭到尾巡了一遍,上次在大順車行拆馬桶時老闆發現車上充電器經過馬桶的接頭變黃,那時吳老闆暫時先抹上黃油在接頭上,減少接觸不良的狀況,這次工程師就連同電源線一起幫我給他換掉了,雖然這個黃黃的樣子也是還能用。在他們幫我換個新的接頭之後,在家裡充電的時候。我也比較安心一點,不用再擔心這部份會出現過熱變形的狀況。


回廠檢查的這約二個星期中間,要怎麼上班呢?回頭騎油車?不可能。開車去?會塞車。





所以我又派我的SW2出場擔任救援任務,載著我上下班,每天25公里的路程,對50AH的鉛酸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在右手加速和車子的極速要時時提醒自己,千萬要稍微的控制一下,騎SW2時我都盡量只催到40多一點而已,在下坡時會催到60多,偶爾不小心會快到70。


在換成騎這台舊小銀SW2時,自己就要把自己的右手切換成為經濟ECO模式來騎車,此時不管左後方不斷會有機車超越我,都要當成無視狀,才不會忍不住又跟SWAP01一樣催了下去,如此不理智催法只會造成我的鉛酸電池又要提早下課了說。千萬要忍住.....騎了兩個星期之中我都會想到,那些騎著極速不到50的電動機車長時間通勤的人,修養或是耐性真的是超棒的,每一次我遇上噴煙的烏賊車都很想催下去說....





這次車子托運回來大順時,還沒有空去車行牽車,就接到中壢JAMES傳來的照片,問我店裡頭的小白是不是我的車?因為他從中壢騎老白到這邊修理老白SW2的前叉漏油的油封(修很久....),之前中壢其他的車行都直接跟他說要整組換掉,所以他就跑來這邊請吳老闆修修看,吳老闆很努力的拆下來之後,真的就把它給重新安裝好油封再安裝回去,雖然現在騎起來會觸底,但至少有個地方可以幫他解決他老上暐的避震器漏油問題。

當年SW2是有60公斤的鉛酸在腳踏板下面,現改用鋰電池之後成功減重40公斤,讓他覺得前避震太硬,騎起來不太舒適。後來我有問到其昜聯絡人,建議可換用其昜新的整組前叉,應該會改善太硬的問題....我原本以為這兩款都是一樣的零件,因為外觀可說一模一樣啊!

我到大順牽車時,剛好吳老闆也差不多完工,就順便再問他是否可直接換用哈特HOT50前叉的問題,結果老闆竟然說不能流用,他還說上次他弄錯了,裡面的連軸器也跟汽油車零件不同,害我上次還講錯,被人糾正。難得他這個幾十年的老經驗也會判斷錯誤....。等車子修好時我就和JAMES一起騎到後面較沒車的小路,讓他試騎我這台其昜看看,他體重比我輕,一小段路約二百公尺不到,他隨手一催就到70,他說比他的老白(3600W)有力多了,他覺得差不多等同100cc的加速感。







這是我有一天又想到要測測過熱保護的啟動時機,上下班時自己右手給它切成運動模式,回到家之後才發現殘餘電量怎麼跟去年衰退前的差不多呢?這是在超過25度的氣溫之下騎的,跟冬天比真的差太多了。回到家插上插座,充了3.5小時左右就飽了,之前同樣的騎乘入速度之下,充4個小時還沒有停下來。這個有趣的差距,跟它的冬天極速下降一樣,到了夏天超過25度的平均氣溫時,性能和容量又回到 之前的水準,幾個月前提早跑出來低電壓警示的嗶-嗶聲,還讓我擔心電池快要衰退了說。











看到新聞提到電自最快今年底會要上牌管制,很多車廠和車行一定會受到這個措施的影響,不太能把解速限這個方式拿來鼓吹人買車了,原本有改裝的人未來也要想辦法因應,屆時才不會運氣差時被警察開紅單...(3600起跳)。


這台其昜用力催到底的速度是80,心想若有可催到100的新車,一定要再來買一台來騎,這樣子我碰到滿路的125cc時,就不用煩惱只能看到他們的車尾燈了。啊,不是已經有gogoro了?在G家換電站還沒有跨出雙北之前,暫不列入我的考慮清單內。而其昜有風聲傳出可能會有新車款的開發計劃,就等等看他們能不能出一台時速可破百的白牌電動機車了。






先借用gogoro官方臉書之照片。G家在四月下旬掛了一張白色普通重機的車牌了,從此張照片可以證明現在已經有白牌電動機車的驗車標準了。二陽一葉一PGO這四大廠還不把壓箱寶端上桌嗎?難道一定要等到最後關頭才要上菜?雖然四大廠有很多經銷商這個優勢,說不定哪一天市場被小廠蠶食鯨吞就來不及囉...。


有在臉書社團內看到新的成員進來,原來是在機車行的技師,因為有車行有兼售電動車,所以就跳進來學習電動車的相關知識,可見這是一個大趨勢,有人已經先看到而先預作準備了。

就是喜歡G大不斷回饋使用者體驗文。
加分加分
roye1 wrote:就是喜歡G大不斷回饋使用者體驗文。 加分...(恕刪)

因為前幾年車子充電器故障時在找相關維修資訊,發現網路上竟然沒什麼可以參考的訊息,反而是中國簡體文可以找到,但都是不太符合我的車子的現況。所以我那時候就開始把一些維修記錄和經驗寫出來,讓別人減少摸索和碰壁的機會。

現在臉書社團這麼普及,好多人把經驗分享在上面,"吉米丘"就說這幾年的網路資訊,等於是個大黑洞,有很多有用的資訊因為無法搜尋,就死掉了。

所以我們這些有在騎電動機車的人,若再不把經驗放上來,讓沒有車的人來評估是否適合換騎電動機車,只能單方面看廠商的規格和宣傳資料,這樣推廣失敗的機率就會非常高的。

所以我會把使用經驗一直寫出來,也是希望有在騎電動機車/自行車的同好,也多多分享心得,這就能促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了。




昨天下班時,騎到9000公里,花了我一年又4個多月, 若是騎油車,可能要多花約1萬以上的成本,況且我是取代了原本開車的通勤方式,這台車就幫我省了三萬多元的油錢了。

一般人對125cc機車的價格期待,最低是5萬元,較高檔的約在8萬元,原廠電動機車若要好一點的性能和續航,都會超出這個價格預期。

每人可接受買台機車5萬,每次花個小錢加油。這些油錢都沒在痛的,若一次把幾年的油錢拿出來換電池,很少人可以接受的。若有8-9萬元的預算,一般人就會去買台造型漂亮的150cc了。你再請他算算騎幾萬公里的油錢,其實那些油錢對他來說根本微不足道了。(我鄰居聽我說這台電動機車的總價後,就說他兒子剛買的SMAX也是這個錢啊!)
你講到了重點,。里程數

如果買個8-9萬的油車,5年騎個3-4萬公里,也頂多花費5萬而已

但電車呢?電池壽命足夠嗎?5年後是否要換電池了呢
所以我覺得要用省騎乘成本的概念去推廣電動機車,基本上是走不通的,再怎麼算,等到必需換電池時,沒有幾個人可以一次把未來幾年的油錢掏出來的啦!
golden888 wrote:
昨天下班時,騎到9000...(恕刪)

9000km(油車1L=30km計算)用300ML;300*20(L/NTD~補貼電費)
移動成本大約省六千(油價多漲少跌!電價)電池預估壽命一千次(估計只使用兩成)……油價漲翻天省更多。

!要是跟小弟一樣白目……尋找八萬一名店不是省更大。機油小意思,火星塞接觸不良換cdi甚至下引擎才好玩……電動車要普及最少各線市火車站都要設付費專用車位
還有9次的換機油250元。跟騎汽油機車相比,大概省了一萬元左右。
我覺得電池壽命要用到掛點
有沒有省到錢才算的出來
預估可以幾次,可用幾年都沒用
實際上都是提前故障的多
而且保固內還好,但過保自費更換太貴
  • 1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