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台灣電動車行業的思慮~

shenta wrote:
Krado~ 馬達是磁感性線圈,所以當馬達轉速上去的時候,會有Reactive Power,意思就是說馬達也是發電機,線圈內會被馬達自己的慣性產生電壓,這就是為什麼上到一定速度後,馬達不肯吃更多電流,然後速度就持平了。(恕刪)


S教授這段話解決了小弟這陣子以來的疑惑...小弟騎電后時,若依照他那訓練使用者的ECS模式一滴一滴緩慢加速,一般模式下大概轉把轉到1/2~2/3就已經到達錶速55Kmph,之後多催轉把也只是多耗電(ECS顯示紅色)而已,速度完全不會提升,我一開始還以為是限速的關係...

另外Power模式也一樣,只是加速比較快,臨界值比較高(錶速70kmph),一樣若用極小刻度緩慢轉把大約1/2~/2/3即滿速...

PS: 順便說明和抱怨一下,以上速度會隨上下坡有所增減,長下坡會比較快一些,但總體而言錶速灌水是一定的,尤其看總里程數最明顯,壓根沒騎那麼遠,一下就又一百公里的里程過去了,有種在A使用者保固的感覺...

Seiki wrote:
S教授這段話解決了小...(恕刪)


里程數不準..
可能原因是儀表版是大陸製品..
不過若是3-5km差距應該可以接受,主要我們在騎機車並不是走直線
可能是坑洞或其他原因偏離原路線..長距離下會慢滿偏差很多..

以我遇過一次,每天都在騎的路線..
到哪個點公里數大概在哪都知道..
哪一次到某個點,整整差了5km...
hcmhcm wrote:
里程數不準..
可能原因是儀表版是大陸製品..
不過若是3-5km差距應該可以接受,主要我們在騎機車並不是走直線
可能是坑洞或其他原因偏離原路線..長距離下會慢滿偏差很多..
以我遇過一次,每天都在騎的路線..
到哪個點公里數大概在哪都知道..
哪一次到某個點,整整差了5km...

我覺得差很大也。
我有一次開車測試高速公路里程標示與我車上公里數的差異,我特別於路(旁)上的某整數值公里數標示起重置我的里程表。
結果,當我到達目的地時約行駛約65公里,結果對比了車上的里程數竟只差不到100公尺距離(車上的較少)。
這證明1. 高工局的里程數標示還滿準的。(當然,這有可能是車子與標示都不準,但我相信這機率低)2.目前的車輛的里程顯示技術可以做得很準了。

當然,也許機車上的用料可能沒如此精準,但5km的誤差(不知您總行駛距離?),即使以50公里當測試分母,我都認為差太大了。

hcmhcm wrote:
里程數不準..
可能...(恕刪)


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里程錶的計算依據,記得以前是碼表線轉動碼表齒輪,連動的是輪胎圈數,現在電動車我不知道一不一樣...

所以黑心的我會懷疑,是因為時速表灌水灌很兇,所以里程就會累計比較快。比如說實際GPS時速是30km/hr,行駛 1hr 的距離里程就是 30km ,但假設他灌水表將 30km/hr 的速度灌成 50km/hr ,那一小時就變成帳面上走了 50km,30km->50km就被浮報了20km...

光陽是兩年一萬公里短短的保固,沒兩下子就滿一萬了,話說有沒有人能教我拔碼表線的,以前騎油車碟煞煞車線和碼表線是兩條不同的線,我觀察一下得意100還有一些鼓煞車也是兩條線,怎麼電后前輪只有一條鼓煞煞車線呀...
弱弱的提問,弱磁技術,是不是可以透過改變 d q軸的相位差達成?
Seiki wrote:
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里...(恕刪)


我確定電動車不是用碼表線傳達....好像是是霍爾訊號線...來自控制器...利用電感的效應...

綠金觀自在 wrote:
我確定電動車不是用碼...(恕刪)


受教了,感謝!
難怪我連用腳嚕車都會有速度,之所以說灌水,是因為最離譜的是我用雙腳嚕車都可以到時速6~8km/hr...
綠金觀自在 wrote:
我確定電動車不是用碼...(恕刪)


兩種表都有
最好是用霍爾的..不要用相線的

比如好的控可以雙模式輸出
使用六方波會準

但切換到向量會不準
用弱磁也會不準

因位像線的數據會不一樣,霍爾的就准了

另外,表的後面都有一個旋鈕
無論讀到的數據是什麼
都可以微調(就能灌水拉)

所以我才說,要不違法很簡單
掛牌時速上限45KM/H,可以騎到54KM/H(10KM/H內法定誤差)
再把表速調到真正不灌水

其實搞不好是一般機車表速65的速度了
也就是我們不灌水,別人灌水,看起來表速慢很多,但其實速度一樣

車廠是拚了命灌水..讓你以為車可以跑很快很遠
我們是拚了命調到跟GPS一樣準,數據上比不過車廠,但車"真的"是可以跑很快很遠

Seiki wrote:
S教授這段話解決了小...(恕刪)




Seiki大,在一般行駛中,速度會慢下來絕大部分是因為控制器的電流不夠,永磁馬達參數有兩個絕對值Kv與Kt,Kv就是1v的電壓可以在空轉產生多快的轉速,而Kt就是1安培的電流可以產生多少扭力。 電流決定扭力,電壓決定速度。

hcm大,大陸的表頭差很大,一般會多20~40%的實際速度與里程,我們稱為歡樂表,或是快樂表。 速度灌了水,基本上里程也是一樣灌。 大部汽車的表頭也是多少有灌水一點,約10%上下。 一般測速線在前輪,拔掉就沒速度也沒里程,小E的我記得是有條霍爾信號送到表頭,那條拔掉也就沒速度了。 E-Go比較先進,是用通信的方式,這就比較難搞。

Steven大好像有練過歐,改變的是d不是q,但是這只是達到降低線圈電壓的其中一種方式而已,管他黑貓還是白貓,反正會讓馬達跑更快就是好貓。 Steve大有玩過Brusa或是UQM的馬達嗎? 完全重新定義了馬達的能力。

綠金觀自在大~ 魔獸的技術我不會說,也沒必要說,目前所說的都只是些基礎物理,但是您的問題,電壓vs電流,這兩個單位基本上沒有關係,舉例來說一個是速度,一個是時間,沒有任何關係的。 關係是在能量,電壓成上電流 = 瓦數,電壓高電流低或是電流高電壓低,都是可以達到同樣瓦數。能源不變定律,並沒有哪個比較好。
電壓高電流低或是電流高電壓低,都是可以達到同樣瓦數....

所以假如使用低压,比如12V,但是大电流,也能做出5000W的马达吗??那这样安全性和高电压低电流的相比,那个安全性高??我是指不小心人体接触和相打电的时候,那个安全性高一些?
SZ Boy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