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此,我的看法是現階段的儲能(電池)相關技術其實尚未成熟到可以完全取代油車的程度。包括氫能源、核融合、還有很多的能源技術正在發展。現況只是過渡期。這個部份是消費者在使用電車前應有的認知。
同意,現在電動車還沒有進步到可以閉眼睛盲買的地步
但偏偏很多人不考慮自己需求只會跟風,然後不符合需求就說電動車爛
2.很多電車在推銷前並未妥善告知消費者「老人家不適用」。光陽ionex電池交換站有部份設在機車行,我就曾看過長者無力搬而請車行技師幫忙換。電池交換模式如果要擴大發展,勢必要面對這層面的問題,無法逃脫。
其實這部分應該是由消費者自己評估自身需求,我是不曉得ionex銷售會不會讓消費者試著操作換電流程,如果有的話應該是消費者自己要體認到這車適不適合給所有預計使用的使用者用
推銷油車時也不會告知消費者換人騎乘時可能有車身太高太低,座墊太大太小,油門把手太高太低等等問題,這些應該是由消費者自己評估,而不是期待銷售能像保母百般提醒
當然交換電池很笨重這點,仍然還是個暫時無法突破的缺點。
3.時間成本問題。騎換電的電車,我在戶外不可能在那裡等電充飽再騎。同樣,我騎回家時,車閒在那裡沒在用卻無法充電?所以預設充換兩用才能減少消費者電池的更換頻率,降低換電站電池的負擔,而非還要消費者加價購自充設備。
預設充換兩用是對的,畢竟騎乘/停車環境是有可能隨著搬家/過戶/換公司等等因素改變,能彈性選擇電力補充方式是好事,但也要有合理的資費搭配
5.您也認為理想狀況是不管什麼車都不分系統廠牌,市區以密集的換電站提高服務水準,郊區就以快充站來補足,在家也能自行充電...目前ionex似乎是朝這個方向前進的。
ionex似乎對於快充站還沒有任何貢獻...
6.這裡講的是換電系統,不是買斷的(買斷的單純很多)。換電系統電動車目前的困難是車行不收、二手沒價,要嘛就是從一而終,否則只有報廢一途。單靠賣新車,然後舊車不管的情況,新車推行有難度。例如我去三陽買新車,老闆會協助收二手車轉賣。現況是原廠不收二手車,很多車行也因二手電車轉售麻煩不願接手,造成消費者後續再使用的意願不佳。電池合約如果能夠更透明方便,像手機辦卡一樣,吃到飽、或用多少算多少,老客戶優惠等活動,二手流通的情況應該就能改善。
可能要先看一下你所謂三陽老闆協助收二手車轉賣是車行本身提供的服務,還是老闆配合三陽原廠的政策來進行收車轉賣。電池合約的部分我不清楚,但確實是應該要清楚明瞭,不知道目前PBGN、ionex與eMOVING現行的合約如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