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jer wrote:換電不是不好而是成本(恕刪) 就電池容量的問題.你當汽車一開始就跟現在一樣???你要不要去爬下汽車WIKI看發展史?當然未來不會只有這一種充電電池而已.或許明年就有大躍進大發現也說不定.但肯定的是.不斷汙染環境的燃油引擎已經有人決定要淘汰他了.人類離開石器時代不是因為沒有石頭了.是因為人類進步了.人類為啥還不離開石油時代呢?因為人類一點都沒有進步!?想想吧,自己為了自己方便想了多少藉口
Wow_Senior wrote:如果連你自己決定就能(恕刪) 自備購物袋和環保杯,這也算吧連最基本的"行"都被掌握在他人手上,一有天災劇變要跑之前還要先充電絕大多數的宣傳背後都有其利益,用很多行銷和包裝來吸引無知且不會思考又愛跟風的人,而且它們得不會分你利益只會榨取一般人的金錢。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有錢人,跟風後敢承認自己不該買電車嗎?應該很少,如果有也會被寫手們強力批評盡而消失不敢出聲。目前要是電車真的那環保實用,傯筒腐的米蟲們怎麼不全換電車。非要公家機關基層硬吞電動機車。氣候變遷仍會來,油車仍是較理想的選擇。補充油車有定期保養,引擎用個一二十年不是問題電車電池衰退,能行駛的公里數變少,充電時間又變慢,我看不出對於一般人有什麼好處。
joe185 wrote:自備購物袋和環保杯,(恕刪) 只有基層機關使用,根本像作秀,要就直接直接行政命令政府機關及相關法人新購車禁止購入燃油車。就像政府認為華為、中興等大陸品牌或製造的資通產品有資安疑慮,禁止中央政府機關(行政院與所屬各部會)、地方政府、公營事業及行政法人、公立學校,以及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和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例如工研院、資策會)使用。
joe185 wrote:自備購物袋和環保杯,(恕刪) 交通工具都是用10萬公里當生命週期的.這點目前ggr四款產品都已經有使用者完成驗證了.別扯啥天災了.尤其你還提淹水.氣候變遷主要的因素就是空氣汙染.化石燃料就是空氣汙染主因.真要天災搞到你不能用啥電動交通工具.還在使用化石燃料的你難道不就是罪魁禍首?更不用說實證.815大停電是一堆加油站不能用了.因為沒電但gogoro電池交換站仍然正常使用中,因為電池可以反向供電淹水看到gogoro變成水陸兩用的新聞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我相信ie-125應該也可以.那個只會扯後腿的吉陽電動車就看有誰用irent測試吧也就是說你的假設早就被實例給戳破了.你還在沾沾自喜想像著電動機車就是如此的不堪使用?醒醒吧.不管你用了多少環保袋,環保餐具,你身為一個老百姓最大的汙染源排放就是你的燃油汽機車.你可以說台灣目前沒有平價的四輪,負擔不起電動車.電動機車可沒有很昂貴啊!要真的還是負擔不起.也不是不能理解啦,每天看到一堆破舊不已的老舊機車跟那幾款低價的爛車我真的是還蠻同情的.人生短短數十載而已.要用這種破爛來代步他們應該也是千百個不願意!至於要是看到超酷炫的RCS 150這些啊.說尊重已經是我最厚道的說法了.看的到N字頭的G6 150我真的覺得那是真愛!最後.其實末日說我也想過哩.你覺得像惡靈古堡那種世界末日到了還真的能一台燃油機車這樣一直騎到處找加油站看看有沒有殘餘的油來加?假設都有啦.也是有用完的一天.那?用完了,如何再生產?你知道車用燃油是石化煉油廠複雜的流程生產出來的嗎?而且他是最終製品.反倒是電力是沒有困擾的,太陽還在,風還會吹,水還會流.就有辦法發電充電.這都幻想罷了.現在2020年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年上映的.這才是慢慢成為現實的災難!
chengjer wrote:我說車廠不選換電是因(恕刪) 這篇在電動機車而且在台灣....你覺得你談四輪還是世界有啥意思?twddhot wrote:只有基層機關使用,根...(恕刪) 當然不只這樣啊,就直接禁止使用吧,連民間都是.某位雲林的大哥都說啥大台北捷運很方便,不應該再有私人交通工具在路上跑.結果一下就被我擊沉.老子得先跑步,走路或騎u-bike去3公里外的捷運站上車.然後轉三次車在走路,跑步1公里到公司.這叫大台北捷運都很方便.但要是說大台北都只能用電動機車而已方不方便?看了gogoro network的地圖啊.嗯.沒有啥不方便的囉,只有願不願意承擔負擔而已.畢竟真能做到取代性的維持費用真的比較高.
肥貓宅男 wrote:你沒有得利嗎, 噪音(恕刪) 對於又窮又忙的我,只要因為交通工具耽誤到時間或是多餘的維修成本,就是沒有得利反而是損失。所以還是支持油車。任何的廣告都無法影響我,人要會思考,除非有給我好處不然我不會替任何想法說話。會拿環保杯是因為超市的咖啡杯裡面的淋膜,遇到熱完全不可能不釋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汙染最多的是工廠,最近的報導,台南學甲爐渣一般汽機車駕駛市政府心中最軟的一塊,只要法令頒布,不遵守就會被罰。工廠呢? 不說也罷 呵呵還有山老鼠濫砍山林導致水庫淤積,這些都會比環境變遷還快影響到我們 呵呵不服的話來繼續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