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河太急 wrote:
為什麼中華電信會有499...(恕刪)
搞不清因果關係?
基本上台灣電信用戶分兩派
中華死忠戶 跟 其他跳來跳去那邊便宜跳那邊的用戶
中華一千多就算不降價
死忠戶也絕不會跳的
所以降價目的是”搶”原本不是死忠戶的客戶
不是”留”可能跑掉的客戶
進來體驗 收訊好是什麼港覺
不是因為自己的用戶被拉走才降價
而且舉499這例子只是附帶
今天就算中華沒推出過這個優惠
你我也不會感覺這世界有什麼不同
台灣之星用戶還是就差不多這個數目
跟中華還是海一樣大的差距
就像你不知道為什麼中華死忠戶這麼難拉
是一樣的意思
怎麼證明你我那個論點正確?
等著看吧
時間也快到期了
到時約到 中華不會再出這種優惠
放任客戶自由選擇
如果如你所言是為了”留”客戶
那約到還會再一波類似優惠
所以用便宜的搶客戶
跟本走不遠
體驗就差這麼多了
還是老實點
先說服1500經銷商都買台充電櫃吧
沒得換電要怎麼賣車衝基數?
但車少又難說服經銷商配合
惡性循環啊....
魯拉拉拉 wrote:
可惜換電的大數據真的就是這麼沒價,睿能就贏在心臟夠大而已
魯大午安,
個人覺得換電大數據真正價值還未顯現,基本上要3-5年的使用時程累積(如10萬基數)
1.電池大數據,
在單一電池組使用超過成本價後即可視為資產而非負債或費用,(如499*12*4=23952,使用三-四年以上即可賺錢),且大部份使用者不會將電池用到剩20-30%才換電,
再者電池的顯示狀態是有機會由機房遠端調整,單一電池狀況不好,可以再電池消耗容量未達20-30%前,即顯示為剩一格,要消費者提早換電,延長電池壽命
2.行程大數據,
由電池的數據紀錄來了解每人/每天的實際行程里程,一定是比 每人13km/每天 更為精準確實,且可以區分地區,城市化,天氣,性別,年齡等等.....不逐一備載,等於一台電動摩托車的pos系統數據庫,相信魯大在提案給老闆或老外時,這些數據是多麼有價值和重要的
3.材料大數據
相關重點項目材料,如車架,馬達,避震,煞車,輪胎,電系等等資料庫完備後,即可計算使用壽命,增減庫存備料,縮短在庫時間,縮小或減少倉庫規模,甚至由廠到店,不需再入倉庫,
也可以由材料大數據,促進衛星廠研發更耐久性的新產品等等
其他部份就由更專精的大大補充了,
也希望魯大可以給我不一樣的觀點,感謝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