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電動機車的未來下定論還太早...淺談台灣機車市場

大陸喔

比睿能性能強的大部分人買不起

比睿能差的滿街都是但是競爭力

看看你貼圖的那些,我覺得捷安特出的都是超精品了

不用到拿白牌的出來比,那也太可憐

如果是指所謂充電站或充電樁起碼也要有個裕隆等級好嗎



一個插座加一片斑駁的牆也說自己是充電站?



高低立判,而且你的邏輯真的異於常人,至少德國,法國等主流歐盟國家也覺得gogoro比較好

要說別人沒競爭力?找家妳推崇的大陸白牌車在歐洲商轉的例子出來瞧瞧就好,等妳喔
如果只是個私人投資項目,那無所謂,投資本來就跟賭博一樣,倒掉的新創公司如過江之鯽
但是如果事關國家未來電動機車發展,那我建議讓睿能再做五年看看,能存活下來再說,現在不適合來談公龜



tjptw wrote:
睿能燒錢燒在哪裡?燒在「擴點」啊!這是好事啊。你說要當特助,你的觀念讓我對你們企業擔心。
你傻了?我在談電動機車,你跳出個電動汽車?
他們已經商轉的電動計程車早就滿街跑,商轉中了,續航300-400km,一天一充






裕隆的續航力就別拿出來搞笑了

德國GOGORO商轉? 何時能獲利? 德國一年有至少4個月冰天雪地的,推到德國宣示意義大還是真的要營利?
歐洲,美國點到點的距離遠超過台北市,地廣人稀的要怎麼拓建換電站?

管他大陸怎樣,我只是說擴建插頭根本小兒科

風的感覺 wrote:
大陸喔
比睿能性能強的大部分人買不起
比睿能差的滿街都是但是競爭力
看看你貼圖的那些,我覺得捷安特出的都是超精品了
不用到拿白牌的出來比,那也太可憐
如果是指所謂充電站或充電樁起碼也要有個裕隆等級好嗎
一個插座加一片斑駁的牆也說自己是充電站?
高低立判,而且你的邏輯真的異於常人,至少德國,法國等主流歐盟國家也覺得gogoro比較好
要說別人沒競爭力?找家妳推崇的大陸白牌車在歐洲商轉的例子出來瞧瞧就好,等妳喔

myshuang wrote:
如果市道不佳,其實『Kymco』或『SYM』或其他汽機品牌還有『搬家』此一途。每個國家的經濟條件不同,總有汽機可以生存之處。如果電動機車真是趨勢,逆勢就是愚蠢,這等於公開與年輕人對抗;電機是在這一代發展的,它屬於這一代;像我這種六年級的,是與Kymco或SYM、YAMAHA一起成長的;如果有人向當時的我們推銷電機,大談其好處,我想我們的反應應該是——鬼才相信!(恕刪)


同感。
這如同,早年花王曾經出過磁碟片,當下看到想法是,這能洗嗎?
以後,油車電車就分兩條路線,要買電動機車就買Gogoro,這叫品牌印象。
魯拉先生也別繼續引戰了,真搞不懂是想要大家回說「好棒,預測的真準!」還是「說啥話,鬼才相信~」
我建議獨立出來個GOGORO板,讓狗粉自嗨,我絕不進去發言

現階段買電動機車看來是GOGORO比較好,我指的是車子本身,其他車廠的電動機車真的是差,但是換電系統個人持保留態度
正如同現階段電動汽車是特斯拉比較有名,但是不代表其他汽車大廠做不出好的電動車


plovea wrote:
同感。
這如同,早年花王曾經出過磁碟片,當下看到想法是,這能洗嗎?
以後,油車電車就分兩條路線,要買電動機車就買Gogoro,這叫品牌印象。
魯拉先生也別繼續引戰了,真搞不懂是想要大家回說「好棒,預測的真準!」還是「說啥話,鬼才相信~」
魯拉拉拉 wrote:
我建議獨立出來個GOGORO...(恕刪)

特施拉也放棄換電了
全球最大的電動機車市場也是用充電的
在台灣用行銷與法規創造出的技術領先假象,出國只看到幾台出租做行銷的案例
根本沒賣往國外,在台灣當王也無法維持營運

cdx wrote:
特施拉也放棄換電了...(恕刪)


最好是放棄啦, 特斯拉還拿到專利, 申請相關技術通常就會有對應產物考慮要部署

美國專利 9,688,252 Battery swapping system and techniques

所有權人: 特斯拉








還有, 對面的蔚來汽車也在搞換電, 資訊不要這樣落伍

汽車版GOGORO! NIO ES8推出汽車電池租借商業模式
魯拉拉拉 wrote:
典型的,從G粉看台灣,本位主義造成既定的偏差主觀看法,不值得回復

典型的以偏概全, 不值得回復
crazybridyman如果是G粉, 那我這一年電動車板應該是白看了

同樣的, 對於所有不認同你的"高見"的人, 一概打上G粉的標籤
你以為你哪位啊?? 可笑至極

魯拉拉拉 wrote:
典型的,從G粉看台灣,本位主義造成既定的偏差主觀看法,不值得回復


哈~ 原來,不同意 魯 的就是 G粉!

其實,我只是 反魯粉!哈哈哈~ 專打歪理,只信奉真理!

魯拉拉拉 wrote:
你傻了?我在談電動...(恕刪)


德國GGR能不能獲利你說了算? 真神! 作為BOSCH子公司COUP評估選用GGR作為歐洲共享電動機車的評估居然會比不上你隔空抓藥? 笑死人了

從德國推到法國再到今年西班牙馬德里, 從一開始200台買到1000台德國擴大營運, 再添購400台進軍法國, 預計今年累計3500台, 有沒有賺錢? 沒賺錢還去添購新車款?!

算命仙別在那光靠想像論斷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