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如何讓油車廠們支持睿能換電系統?


浦燒肉丸子 wrote:
台灣在國際上算哪個...(恕刪)


台灣人就是像你野心不夠,我贊成他的話,我們第一次很有機會走向世界,成為規格的制定者
距離禁售燃油還早得很,如果快充系統成功了呢?

就算以後只剩下換電系統比較適合,為什麼現在換電系統就要全給睿能綁住?

睿能當然可以繼續發展換電,可是為什麼換電要給睿能一家做?
說來聽聽嘛 G粉們


你的標題很怪,你的本意明明是 如何讓大家支持睿能吃下換電系統,對吧?
關於你的問題,我不同意
我覺得以淘汰油車的角度,1千多萬輛車的額度,用GGR模式去經營是很好的,只是這套系統是否由睿能一家公司吃下,或者整個電池系統(管理與製造)由不同公司(經由授權)去運作,睿能退居幕後只收權利金。這是可以討論的。如果睿能不願意,將電池系統(管理與製造)授權出來,那其他廠商就各憑本事吧。

anapplefuo wrote:
台灣人就是像你野心...(恕刪)


這不是野心的問題...

而是自我膨脹的問題...

在這之前你必須窮極一切的可能先把GGR給獨大獨佔...

不管消費者拿到的是否是好東西...再用台灣經驗走出去...

那你確定走得出去嗎???

歐美強國的工業這麼發達...為什麼一定要接受一個小小的台灣???

有甚麼好處???


特斯拉當初也在嘴砲說換電很快...

結果咧???現在也在搞超級充電???


特斯拉甚至還說歡迎油車來使用他的技術不收權利金...

結果咧???

你看到的是虛無...我看到的是現實...

這跟野心無關...跟認清事實的能力有關...

luu.kyaroto wrote:
如題個人認為有兩種...(恕刪)


你是在該公司工作嗎? 沒事做這種報告誰要看! lol
特斯拉最早提出換電池構想,後來因為超級充電站的充電速度並不輸給換電池,就停止換電池站的設立

反正離禁燃油車的時限還早得很,現在一堆G粉妄想著用這個可悲的換電系統,去征服世界,卻不知道歐美很多國家一年有4-6個月路上都是雪,以及點跟點的觀念和台灣完全不同,像在美國開車去超市要開一個半小時以上很正常,機車人口也遠遠不如台灣,這要怎麼推廣換電站? 此外換電系統是有多麼高級? GGR的車有掌握了什麼關鍵技術嗎? 如你所說,為什麼歐美要接受?

反正也說不個讓睿能獨霸的理由


浦燒肉丸子 wrote:
這不是野心的問題...
而是自我膨脹的問題...
在這之前你必須窮極一切的可能先把GGR給獨大獨佔...
不管消費者拿到的是否是好東西...再用台灣經驗走出去...
那你確定走得出去嗎???
歐美強國的工業這麼發達...為什麼一定要接受一個小小的台灣???
有甚麼好處???
特斯拉當初也在嘴砲說換電很快...
結果咧???現在也在搞超級充電???
特斯拉甚至還說歡迎油車來使用他的技術不收權利金...
結果咧???
你看到的是虛無...我看到的是現實...
這跟野心無關...跟認清事實的能力有關...
做的好,來競爭是消費者之福

只怕,目的只是為了搶下換電主導權

有了主導權後,就可以控制電車的發展....

油車還是本業,就不怕沒了飯碗。
Gogoro 揮軍北上日本沖繩,布局智慧雙輪共享服務

Gogoro 正式進駐巴黎,首批 400 部 Gogoro 悠遊巴黎街頭

台灣之光 Gogoro 千騎橫掃德國柏林

台灣真的不想做,歐洲可是很想要的,因為別人的禁油政策是玩真的,而台灣政府目前看就是預定要打假球

Gogoro 掀電動機車革命,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也投資

雖然gogoro還沒有上市,不過公司經營就是如此,看投資占比說話

第一輪5000萬美元(15億台幣)主要投資人尹衍樑和王雪紅,無關政府的事

第二輪1.3億美元(39億台幣),國發基金看有利可圖,才跟進了10億,勉強到單輪融資的1/4

第三輪3億美元(90億台幣),政府佔比0%

比股權和投入資金,政府現在10%都不到,變成外資主導比較符合現實

不喜歡國發基金的投資,我記得現在公投法的門檻降低很多了,記得去連署公投國發基金撤資,別光說不練

電動機車和自行車的補助,是所有符合電動定義的載具都一體適用,不是只有買gogoro才能用

一些老廠應該自我反省的是,為什麼自己做了10幾年的電動車(2003就有車上市),卻被一家營運未滿3年的公司搶走市佔

強如台積電也有從200多元掉到70元的經歷,新創公司能撐多久我不知道

但是以投資角度確實比老車廠們表現要好得多

至於主題的觀點其實不是那麼重要,有起就有落,跟不上時代就會自然被淘汰

期待其他新進廠商們共同競爭,有時比硬要救時代的眼淚要現實的多
喔,世界上失敗的創投多如牛毛, so what?
尤其某位投資者我就不好意思說了

那就讓GGR的投資者投個過癮,GGR就賣他的嘛
為什麼台灣的換電系統都得讓GGR壟斷?

離燃油車禁售還早得很,不是嗎?


風的感覺 wrote:
Gogoro 揮軍北上日本沖繩,布局智慧雙輪共享服務
Gogoro 正式進駐巴黎,首批 400 部 Gogoro 悠遊巴黎街頭
台灣之光 Gogoro 千騎橫掃德國柏林
台灣真的不想做,歐洲可是很想要的,因為別人的禁油政策是玩真的,而台灣政府目前看就是預定要打假球
Gogoro 掀電動機車革命,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也投資
雖然gogoro還沒有上市,不過公司經營就是如此,看投資占比說話
第一輪5000萬美元(15億台幣)主要投資人尹衍樑和王雪紅,無關政府的事
第二輪1.3億美元(39億台幣),國發基金看有利可圖,才跟進了10億,勉強到單輪融資的1/4
第三輪3億美元(90億台幣),政府佔比0%
比股權和投入資金,政府現在10%都不到,變成外資主導比較符合現實
不喜歡國發基金的投資,我記得現在公投法的門檻降低很多了,記得去連署公投國發基金撤資,別光說不練
電動機車和自行車的補助,是所有符合電動定義的載具都一體適用,不是只有買gogoro才能用
一些老廠應該自我反省的是,為什麼自己做了10幾年的電動車(2003就有車上市),卻被一家營運未滿3年的公司搶走市佔
強如台積電也有從200多元掉到70元的經歷,新創公司能撐多久我不知道
但是以投資角度確實比老車廠們表現要好得多
至於主題的觀點其實不是那麼重要,有起就有落,跟不上時代就會自然被淘汰
期待其他新進廠商們共同競爭,有時比硬要救時代的眼淚要現實的多
Gogoro能否打敗油車、能否攏斷換電市場,這個其實都不是重點
如果真的最後演變至此,那也是自由競爭下的結果

重點是在不影響總體經濟的情況下,就讓市場自由發展即可,目前政府是否在單一一家企業的投入過深了呢
且這個投入又是沒有換取主導權的,純粹就是養肥私人企業…

(上面有人說Gogoro的資金來源沒什麼政府的?但可怕的就是在這裡,有實體資金直接投入該公司的話還能作個大股東發言,但現在的投入都是基於成品、沒有拿到講話權的額外補助,例如所謂的電動機車補助一開始出來的時候,所戲稱為Gogoro條款…,但如果只是購車補助的話倒還好,畢竟只是最初讓Gogoro搶得先機,傳統車廠遲遲不發展類似系統也是事實,所以他們也不能有怨言,但現在卻是更進一步的指定好Gogoro成為法定公版,然後不設主導權的要求傳統車得自行和Gogoro這家私人企業談契約…,甚至還有人說Gogoro會放眼國際,給台灣機車廠低廉的授權金…,這真是美好的夢想啊,請問Gogoro有發言人出來保證過這點了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