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 wrote:而且因為公司不是登...(恕刪) 你講的好像公司設在台灣管得著一樣你的光陽在大陸越南都有設廠我也不見台灣有對他任何管制效果照此邏輯光陽每天賺的錢都流到對岸了耶因為光陽在對岸有設立公司啊
羅:羅申駿陸:陸學森數位時代 2016/01/07陸學森:如果要Gogoro重來一次,我還是選台灣...羅:然後你的錢這樣一直燒、一直燒。你會不會覺得很緊張?因為一切都不一樣了。陸:我們的第一間辦公室很漂亮,你看過照片吧?那時侯只有20幾個位置,因為我一開始只想做平台,以為Gogoro只需要20幾個人,所以這筆錢應該足夠燒很久(大笑)。我那時候沒想到還需要這麼多人,我開這間公司的時候很天真。我一開始有試著去說服YAMAHA、光陽、三陽去使用這樣的平台,但是沒人理我。不過我有一個簡單的法則,當你認真敲門三次,如果沒人理你,那你就應該自己去做了。這整個點子就是要做一個分享平台,而不是專為了Gogoro。...光陽當初不鳥陸學森,國外車展時柯俊斌又跑去GOGORO攤位找陸學森,究竟光陽會不會是第一個加入GOGORO能源網路的機車廠商呢?光陽是高雄家族企業,作風保守,靠柯俊斌與柯家年輕一輩的,有辦法說服家族成員嗎?中華汽車(電動機車)董事長就是嚴凱泰,中華車是裕隆集團一員,納智捷的車載系統是跟HTC合作,裕隆與HTC一起投資生產,嚴凱泰跟王雪紅關係匪淺,照理說王雪紅願意出面牽線的話,中華跟GOGORO合作機會也頗大。
軍風花武 wrote:我也蠻期待ggr在海外的表現可惜東南亞賣不動, 便宜當道歐美冬天會飄雪, 大眾運輸又完善在歐美(冬天)ggr不知要怎麼推?(恕刪) 東南亞我沒啥意見畢竟便宜當道,gogoro應該根本推不動不過歐美大眾運輸完善?? 要看哪裡吧而且說歐美這麼大區域,事實上很多城市都有各自特色可能紐約這種地鐵方便推不動不過像加州、矽谷等地就很歡迎gogoro進駐(之前CES有人在講)歐洲很多小城市不是說都有地鐵阿...回主題我認為樓主你太無聊,gogoro會怎樣關你啥事(還是說你有入股?)我個人認為應該做得起來(錢都砸下去了)現在北台灣已經賣6000多輛,潛在消費者大概一倍以上(我朋友圈下次沒意外都會換gogoro,上次在路上騎也被好幾個路人問怎買怎換電)如果gogoro正式一路開到鵝鑾鼻(也許明年?)保守估計2~3萬輛吧營運下去光收月租就不少
chai2076 wrote:東南亞我沒啥意見畢...(恕刪) 在加州或矽谷要看是上班或在建築物間移動美國地大路廣, 上班就開車,工作在建築物間移動, 騎單車就好,ggr速度太快, 在建築物間穿梭真的不適合歐洲基本上緯度都偏高, 冬天會飄雪,(冬天)開小車, 比較不會那麼難熬比較適合的是靠近地中海的義大利,但要跟Vespa競爭又是一項挑戰,就跟Starbucks 2017要進軍義大利一樣要在Espresso的故鄉用咖啡正面對決題外話, ggr進軍海外我是樂觀其成,但我更關注Starbucks在義大利能否成功
七七三 wrote:GGR已經要進軍蘭阿...(恕刪) 我知道ggr今年會進軍荷蘭,祝它們馬到功成,成功後也不用再理會台灣的酸民了東南亞推不起來的在東南亞開車是有錢人的象徵再加上交通建設的破敗,有錢人在車陣中擠, 成何體統,有看過連家公子擠捷運嗎
軍風花武 wrote:我知道ggr今年會...(恕刪) 就買來去山區跑啊,就跟現在一堆人跑到山路跑GGR一樣這種爽度完全跟跑油車感覺很不一樣,只不過要小心不能摔車而已XD他賣的就是潮跟炫未來的感覺,而且這密度也太低了我們台灣機車才多又擠我們的密度是東南亞的三倍好不好台灣發展的起來去其他地方一定發展得起來.
七七三 wrote:就買來去山區跑啊,就...(恕刪) ................你們公司一定沒有外勞東南亞的基礎建設撐不起ggr的台灣機車多?圖中的精子車陣只有台北有,密度雖大但總量低光越南就屌打台灣了這點問HONDA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