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鍋 wrote:
這真的需要個有遠見的政府找相關業者製定統一的技術規格,然後做車子的都做相同的電池介面、開換電站的由另外的業者投入經營,這樣才有成功的機會。...(恕刪)
所以才造就了霸氣十足的HONDA GOLDWING F6C可以進來台灣,但cb400卻被擋在門外的台灣獨特超環保驗車機制?
車商要怎麼削消費者,那是他的本事,但政府的角色、立場如果抓不穩,沒頭沒腦的一堆軟硬體、購車補助,結果就是成為造就車商海削消費者的幫兇!台灣的環境有因此受惠?消費者權益就更不用說了!
車商在台灣能否成功發展?這很重要嗎?台灣的中小企業難道每家都有受都政府同等級的觀注?政府要補助一台性能125cc卻要價12萬的電動車?有想過補到了什麼層級的消費者嗎?我一直很質疑這點~
只要摔車,一定是殺很大,修理費啦,跟傳統機車比摔車,傳統機車應該只是外殼破裂需要更換,
它的車可能就是四分五裂了,之前的新聞就報導過了,所以還是小心騎車啦。
電池更換站要跟加油站一樣多的時候,那方便性才夠的,自己充電也是很麻煩的啦,
換一次電池的價格可以降低就好了,以次數來算,而不是固定的月租型方式,少用就少花錢,
多用就多花錢很合理的,安全設計上要改變,不是只求輕求快而已,機車的出事率是很高的。
更換的零件也是超貴的,賺很大。國外參展後得到許多訂單,應該可以慢慢降低價格,
釋放一些福利才是,不是只是為了賺錢更要懂得服務社會大眾才是。
還有台灣多引進世界各國好的電動車,有競爭才會降價及服務才會提升。
但是充電的方式政府必須要先統一才行,因為這是未來的趨勢,誰也擋不了。
不是各家用各家的充電方式,這樣就很不方便,更會浪費資源共享的原意。聊聊就好沒其他用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