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 馬 wrote:
雙北市有購買意願及...(恕刪)
以現在電動機車一年賣不到10,000台,我找出人口數據,故意誇大的假設1%,難道看不出我的用意?
GGR 的BUSINESS MODEL,他們一定有評估過,短期一定有幾年是虧損的,
但因為股東背景強,資金雄厚,又願意支持,讓他們大膽的去實現,
但現實是殘酷的,台灣的產業政策和人民觀念,再加上目前電池技術限制,
這種營運模式挑戰的確不小!
再加上他們一開始想縮短回收時間,車子訂價偏高,月租費亦不低,造成銷售量無法大量展開,
但這次推分期付款,是比照手機的模式,讓人有負擔很低的印象,相信有助於銷售。
月租費才是GGR的獲利來源!!! 這是長久的CASH IN !!
GGR 光基礎建設及電池的花費就很驚人了,要多久才能達到單月損益兩平?
我個人認為,總銷售量可能至少要100,000台以上才有機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