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gogoro 要如何獲利?

接下來可以找政府機關合作就等於背書,然後在上市上櫃再來好好處理一下,這樣有合理嗎?

法客 wrote:
希望金管會多注意注...(恕刪)


請問,這關金管會何事?
應該是靠股票獲利吧!!
個人猜測...不準別怪我
旋 馬 wrote:
以gogoro燒錢...(恕刪)
旋 馬 wrote:
雙北市有購買意願及...(恕刪)


以現在電動機車一年賣不到10,000台,我找出人口數據,故意誇大的假設1%,難道看不出我的用意?

GGR 的BUSINESS MODEL,他們一定有評估過,短期一定有幾年是虧損的,
但因為股東背景強,資金雄厚,又願意支持,讓他們大膽的去實現,
但現實是殘酷的,台灣的產業政策和人民觀念,再加上目前電池技術限制,
這種營運模式挑戰的確不小!
再加上他們一開始想縮短回收時間,車子訂價偏高,月租費亦不低,造成銷售量無法大量展開,
但這次推分期付款,是比照手機的模式,讓人有負擔很低的印象,相信有助於銷售。
月租費才是GGR的獲利來源!!! 這是長久的CASH IN !!

GGR 光基礎建設及電池的花費就很驚人了,要多久才能達到單月損益兩平?
我個人認為,總銷售量可能至少要100,000台以上才有機會!!
LITE車款漸漸被大眾接受,銷量擴大,充電站據點更遍佈台北外縣市之後。
相信會加緊推展商業使用這部分,如此就可以減少電池報廢的支出,讓那些因為使用頻繁開始大量出現的充電效率不佳的電池也能繼續使用獲得收益,物盡其用。電池的成本應該佔了營業支出非常大的部分。
旋 馬 wrote:
以gogoro燒錢...(恕刪)


不用擔心這個吧!台灣一個月機車銷量約6萬多輛...

若能吃下2%,一個月就有1200輛左右,

一消一長,該擔心的是其他車廠...

我們消費者就不用替他們擔心,多個選擇罷了!
應該是利用充電站的月租費來獲利吧。他們就像是自己做手機的電信商,賣手機不是重點收使用費才是。記得他們說過他們是作能源事業,因此他不會讓你在家充電只能使用他們的充電站。他們要吃掉的是中油的獲利,至少是機車族的加油錢。
如果地方不大的台灣都推行不了
這類機車去地方更家廣闊的國外理論上、應更行不通
為了換一個電池.去遠遠的地方換
回程又扣掉一次電量
理論上標榜的里程數、扣掉為了換電池的來回里程
實際上可用的部分. 就令人擔心了

印股票換鈔票 印股票換鈔票 印股票換鈔票
gogoro 要如何獲利我不在乎,我比較好奇這家和01站方的關係,為何幫它狂曝光 ?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