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打了一早上的大篇內容消失了....哀....我打字很慢的
以下是統整回答各方大大的問題及在下的想法...
我認為...針對充電較不便的狀況....在用量不大的情況....將電池量裝足40或60ah....幾天再用小拉車(行李車或買菜拉車)拉一次到樓上充電....若是用量像我或理柯大一樣大更好....天天充....不到半年就回本....之後開始賺錢....汽油費加機油費加保養費一天約賺100元~120元(隨著油價上漲增加)....
我之前用的是40AH容量型B級品....內阻100多....加上被我做實驗過充過放傷了很多次(20次以上)....所以5000公里以後就有續航力下降的狀況(充飽電全速行駛距離從95公里降到70公里....70公里以後要降速到40公里還可以行駛約10~15公里)
如果您是要出售營業目的的(曾經幫過我找資料的大大除外)....請恕我不提供電池資料....因為考量日後我可能會被當代罪羔羊....如果您是個人用車同好....我願意幫您過濾您找到的資料....或是在不賠本的情況下為您代購(但不負任何責任)....如果各位大大有其他意見在下也願意傾聽...
如果您充電方便....用一般容量型的....夠用又便宜....如果您充電不太方便...建議用動力型....可以快充且放電流較大...較有力...但會較重一些....也較貴....
從3年前注意電車開始....就注意到電池是關鍵....鋰電池是電池的救星....只要夠便宜了電車就會被大大認同....所以我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搜尋比較學習....當然絕對不如板上許多專業的大大般.....但在一般個人用車人中還算用心找尋的啦....
綠金觀自在 wrote:
我認為...針對充電較不便的狀況....在用量不大的情況....將電池量裝足40或60ah....幾天再用小拉車(行李車或買菜拉車)拉一次到樓上充電....若是用量像我或理柯大一樣大更好....天天充....不到半年就回本....之後開始賺錢....汽油費加機油費加保養費一天約賺100元~120元(隨著油價上漲增加)....
這裡只有綠大和R大的單程是44和41。自然早賺回來了。而其他人單程十公里左右,回本就慢,而且風險也大。
一天就賺了一隻剃頭費呀。也不少了。
我專門研究過人工費用。台灣和上海,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基本是三比四的關係。
台灣剃頭加快洗,20元人民幣,上海是12到15元人民幣。
肉包子是兩三元,上海是1.5元人民幣。
台灣家務鐘點工小時工資是28元人民幣,上海是20元人民幣,馬上要向25元進軍了。
台灣上網20M是140元人民幣,上海是62元人民幣。本人10M是48元人民幣。
補充,剛巧看到上面廣告說20M只要262元台幣,等於50多元人民幣,也很便宜呀。
因為非一樓的充電問題遲遲無法下決心買電摩
只能騎電自過乾癮
知道這樣的做法後豁然開朗
現在就正搭車去桃園買車囉
我正好就是平常通勤不超過20
只希望偶爾出去能跑個40到60
這方法正合適
相信像我一樣的人不會少
感謝您的智慧
我也相信這想法與產品能推廣開
對電摩的推廣會很有幫助的
請繼續加油
看起來好像沒意義 不過又好像很實用
不過有幾點問題
1.價錢8仟多太貴了
自己去找人代工電池
36V10AH 10串4並 使用三星2600mah 40X62=2480
加線材 點焊組裝費 3300
保護板 500
充電器 500
電源轉換器 1000
轉換器因該沒那麼貴 所以算5000好了
5000就蠻貴了 8000有多少人能接受?
2.完全不能充車子的電池的話 這個行動電源
容量要足夠一天的使用才行 不然會越充越少
第一次使用都滿電 到公司下班主電池滿了
回家要拿回家充 這時主電池電力並沒充滿
隔天又到公司 下班又滿了 回家又沒滿 一直重復
不夠一天使用的話 加大電池的容量 像綠金大一天88公里
就要加到50~60AH 鋰電沒鋰鐵放電有力容量要大點 還有電池衰退了就不夠用
這樣又失去輕便的優點了 主電池也要加大 2A充到下班 電池根本沒充飽
3.安全性 到公司後一直充電中 中午因該就沖滿了 20公里左右的話
中午去拔掉 或回到家才拔掉 提回家充
長時充電 充铅酸,鋰鐵 可能沒問題 充鋰電如果保護板故障 過充可能有危險
這產品短程使用 還是不錯的 不過充來充去
電池壽命 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不過有想法 又有動手能力 都是值得鼓勵的
充電問題 因該要住家大樓停車場 多設充電柱
電池交換 路邊充電柱 澎湖的蚊子充電柱
拿來補助電動車裝40AH以上電池 平常都夠用的話
路邊充電柱 根本不用設那麼多 大家都在家裡充
中華充電器一個3,4仟 在外面充可能會 充到不見
以我平常充電來說 充電要插來插去才能充 蠻麻煩的 充完電還要收
電動車因該都要內建充電器 插頭拉出來 就能充了 也不用擔心充電器被偷走
sylow wrote:
前面有大大說過, 這跟雙電池差不多, 平時用小電池供電, 必要時大電池輔助.
至於浪費電池循環壽命一事, 只要:平常行動電源供電電流, 永遠小於馬達耗電量, (簡單說就是只在行進間充電)就ok了.
或者, 利用廢棄電池做行動電源, 就不算浪費電池循環壽命了.
其實這個電動機車行動電源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長時間對電動機車內的電池做平衡保養。這是一般CC/CV充電器做不到的事。加上行動電源的放電充電C數都很小,壽命會遠比規格書所載來的高。
另外,因為是直接放在置物箱內,考量發熱與充電安全性,高效率的電源轉換器成本會比較高。目前1000元根本做不到。以後如能大量生產有機會。致於電池費用會居高不下,主要還是請人幫忙組裝費用居高不下,像前面大大估的價格應該是請人點銲好後再自行組裝的吧!!因為電芯價格已經算是蠻固定的了。除了一些特殊管道的B級品外。
致於廢棄電池做行動電源一事,目前也有在規劃了。等有實際東西可以測試,再另開一篇跟大家報告。在我們的運作模式下,估計儲電量可以達到舊電池原容量的八成以上。
shtseng1223 wrote:
其實這個電動機車行動電源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長時間對電動機車內的電池做平衡保養。這是一般CC/CV充電器做不到的事。加上行動電源的放電充電C數都很小,壽命會遠比規格書所載來的高。
樓主大的這個出發點,其實和小刀電瓶車的「沒電也能跑」的意圖是相同的。
不過,小刀公司實現這個意圖的辦法是,把實體電池組劃分成虛擬的兩部分。如同電腦把硬碟劃分成虛擬的多個硬碟的道理一樣。48V電壓電池,本來應該在42V欠壓值時切斷電源,然而,小刀控制軟體在45V就切斷電源了(到達42V欠壓點,還留有五公里的電量)。如果車主還想使用下一段電力,那麼就要使用故障修復模式,才能有效。
所以,樓主大的處理方式和小刀公司的處理方式的區別。只是,樓主大把電池分成實體的兩組,而小刀公司則是把一組電池劃分成虛擬的兩組。目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
當然,如同電腦硬碟,把一隻硬碟虛擬分割成四隻硬碟,對比安裝四隻硬碟,要合理簡單得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