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313411 wrote:
機車油耗1公升跑40km
一公升汽油算30元好了(目前是26.多)
40/30=0.75
1km花0.75元
月租499元除0.75
499元可跑665km
665km減200km(月租499方案)
超出里程465km x 每km 2元=930元
故汽油機車若每月花499元油錢可跑665km
gogoro要跑665km需930+499元=1429元
(跑一樣的里程數貴了快3倍)
但汽油機車每月不一定要跑到499元油錢
gogoro每月固定收你499元。
果然是精品機車啊~讚
你忘記算
機油每一千公里 空濾海綿每五千或一萬公里
皮帶室空濾海綿每五千或一萬
火星塞每一萬 煞車液每一年或一萬兩千公里
油封每兩年 煞車油管每四年
噴油嘴 節氣閥 高壓線圈 啟動馬達 汽油幫浦

當電動汽車推出的一刻,發動機和變箱器兩大產業將會首當其衝,直接受到衝擊
電動馬達用不著汽缸、用不著汽油、用不著活塞、用不著凸輪軸
不用什麼發動機壓縮比、衝程、活塞正時,也沒有入氣和排氣動作
所以也不用花神處理進氣排氣回壓等麻煩事,所有燃料發動機資料通通變成廢物
所以在電動車的世代,百多年的汽車發動機技術沉澱和資料通通沒用,百年老店的技術優勢頓時消失。
然而,問題並不光這樣簡單:電動車的設計與一般燃油汽車不同
首先,汽油發動機由於本身的特質,其力量輸出是不平均的,發動機在起動初段和末段完全不同
所以需要有變速箱來控制發動機的力量;但電動車的輸出在任何時候都是一致的
所以它原理上不需用變速箱,或是使用電子控制變速,而非傳統的油壓式變速器
所以,專門做變速器的 ZF 集團也傷不起,其他依附這兩大部件的零件,如傳動軸、凸輪軸、發動機研磨都可以掰掰了。
雖然我們不想提出陰謀論,但傳統智慧首要提出的就是陰謀論--這不是我說的
而是 2006 年的電影紀錄片 “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誰殺了電動車)
這紀錄片裡有提及當時消費者對電動車的不滿意,也有提及電動車電池的不成熟
但亦有篇幅提及是燃油公司和傳統汽車公司用盡各種手段阻止電動車公司的發展
包括專利手段、抹黑等。
電動車遠超你的想像
搞了半天汽油車才是精品呀
汽油引擎由本體(缸蓋、缸體、曲軸箱)、曲柄連杆機構、配氣系統、供油系統、潤滑系統和點火系統等組成
從幫浦吸油~噴油嘴霧化汽油~節氣閥門進氣混和燃燒氣體~
火星塞點火爆炸推動汽缸~汽缸帶動曲軸~曲軸帶動飛輪跟離合器~
傳動最後驅動車輪前進~
電動車 馬達通電~傳動~車子前進~
你叫全台灣的機車行怎麼混飯吃
公道價八萬一從何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