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台灣電動車行業的思慮~


shenta wrote:
我的鏢騎阿~~~ 呵呵,已經被我拆了,目前現在骨架正在重焊當中

S大大,電動車骨架的強化您有空時看能不拍個照介紹一下,我很有興趣想多瞭解一下,謝謝喔。
呵呵~ 國民大過講了,我不是想做賽車,我是想要做出實用,並價格親民的東西。 大陸那邊與台灣這邊的需求不一樣,大陸是偏向電動自行車,但台灣是偏向電動摩托車。 摩托車的話125cc的動力是基本的,0~402米必須要在20秒內,0~80Km也不可以超過8秒,充一次電的航程不下50Km (儘管拼命吹油,省電模式的話要到80Km以上),充電不可超過一個小時,售價必須在6萬台幣以內,這樣的話才會被市場給接受。

比亞迪的鐵鋰東西是真的不錯,我手上也有不少測試報告,不過聽說他們之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良率,不知最近好一點了沒有,之前有問過他們業務部價格,想找他們配合,但所得到的回應是比亞迪沒有對外賣~ T___T 想買也沒貨阿~~~~

關於說銅線的發熱,實際上的公式是這樣算的: 發熱=電流平方成以電阻,以全順5000w為例,其相對相電阻值為0.018歐姆,以300A的電流灌入的話,會產生1,620瓦左右的熱能,加上馬達的損耗,約會產生3500~4000瓦左右。 如果可以即時把這些熱給散出去,那麼就可以持續300A的工作。 線徑大小雖然有關係,但絕對公式是以歐姆定律來定義的。 相對的,如果沒辦法散出這些熱能的話,漆包線的皮就會燒毀並短路馬達。 目前我手上就燒毀了5顆5000w的馬達,下個禮拜有時間的話會開始重繞。 UQM的馬達,也是幾百安的持續灌~ 但是因為有水冷,所以就不會燒毀。 奇怪吧,居然13吋馬達沒人做水冷?

Kalin~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tors
請看原文網頁,Tesla成立於2003年,Musk Straubel早在大學的時候就在研究電動汽車。 早期的研究是以AC Propulsion系統,後來太貴了,他們直接研發它們自己的技術。 必翔的電池,售價為A123的2倍多,是炒股票為業的公司,問問上游就知道,他們原材料一個月買多少,就可以推算出他們到底一個月生產多少顆電池。

關於台達的BMS技術,於美國五角大廈內,因為美國國家事業採購法對於安全性的規定,UPS一定是採用美國本土公司所生產的產品。 還記得華偉的產品,不要錢的去送給美國電信業者,美國電信業者卻不敢要的事嗎? GP是香港的公司,全名為:超霸電池(香港) / GPI International Limited

那張產業圖裡面基本上只是一堆名子而已,根本幾間有真正的產品,有一半以上只是來炒股票或炒新聞,更沒有人會說長園去年賠了威力好幾百萬,因為原料有問題。 也沒說昇陽之前自己做不出電池,跑去找漢崴代工,結果被塞了批芭樂貨給搞掉不少錢...學界總是美好的~ 而社會卻是殘酷的~

震驚新聞: 軒馬電動車業,算是全中國前20大做電動自行車的公司吧,於本月初,倒了,被查封了~
SHENTA大:拜託您不要再浪費時間成本了,您直接去找A123 system吧,今年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A123已經準備被中國萬向集團買下了,我做過很多磷酸鋰鐵電池的專利檢索分析,德州大學John.B.Goodenough博士的正極材料專利US5910382被引證最多次,也就是這方面的技術祖師爺

至於UPS的客戶也不是很重要,抱歉可能是我記錯,但不能透漏市場重要客戶的資訊,以下是2013/2/22網路最新消息,雲端產業興起,伺服器電源需求也大幅度成長,海英俊表示,台達電高階伺服器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50%,目前產品效能已超過96%,達到美國能源部最新推出的鈦金等級認證。

美政府批准中國萬向集團收購A123 system: 2013/1/31

A123 system 公司製程介紹



shenta wrote:
呵呵~ 國民大過講了...(恕刪)


shenta wrote:
呵呵~ 國民大過講了...(恕刪)

shenta wrote:
必翔的電池,售價為A123的2倍多,是炒股票為業的公司


我看台灣大多數都是炒股公司吧?問過一家的售價就嚇到了
shenta wrote:
關於說銅線的發熱,實際上的公式是這樣算的: 發熱=電流平方成以電阻,以全順5000w為例,其相對相電阻值為0.018歐姆,以300A的電流灌入的話,會產生1,620瓦左右的熱能,加上馬達的損耗,約會產生3500~4000瓦左右。 如果可以即時把這些熱給散出去,那麼就可以持續300A的工作。 線徑大小雖然有關係,但絕對公式是以歐姆定律來定義的。 相對的,如果沒辦法散出這些熱能的話,漆包線的皮就會燒毀並短路馬達。 目前我手上就燒毀了5顆5000w的馬達,下個禮拜有時間的話會開始重繞。 UQM的馬達,也是幾百安的持續灌~ 但是因為有水冷,所以就不會燒毀。 奇怪吧,居然13吋馬達沒人做水冷?



首先,固然本人是濫竽充數,但U=I*R.P=IU,那總是知道的.或者比如說,空氣的阻力,和物體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和物體形狀的表面積成正比,和物體的某種形狀相關.那也是知道的.
如果想降低銅損,那麼同樣功率下,把電壓提高一倍,銅損可以減少四倍.把銅線截面提高一倍,也就是銅線電阻下降一倍.銅損也可以減少一倍.
至於幾千瓦的電機,如果要長時間高功率工作,風冷是不太夠的.那麼需要中置或側掛,那麼可以容易裝上水冷.反正輪轂電機要按上水冷或其它專門輔助冷卻裝置,技術上是不太簡單的.
燒毀五隻馬達,說明電流太大,銅損太大.需要往提高電壓的方向思考問題了.但是,電壓提高了,那麼鋰電池包的內電阻,講得專業一點,內阻抗又會上升,電池的一致性性能變差,啟動后電池包的壓降和發熱又會增大,真是顧此失彼呀.所以,這種困境是理論上的.當然,電動汽車能成功,電動摩托車當然也能成功,只是價格會很貴很貴.

shenta wrote:
震驚新聞: 軒馬電動車業,算是全中國前20大做電動自行車的公司吧,于本月初,倒了,被查封了~


聽也沒有聽說過,也沒有注意到過.只能算小三線品牌,算它排第五十號吧.
目前競爭激烈.熬不過去就倒吧,向悲壯的英雄敬禮.
kalinka520 wrote:
48V-500W超大...(恕刪)


這家還不錯, 目前手邊唯一的一台電動腳踏車, 就是六年多前跟他買的.

買後沒多久, 他的360W和500W電機就推出了, 直到現在照片都還一樣.

如果當初我晚半年買, 現在就不是騎弱弱的300W電動腳踏車了.

其實輪鼓馬達也不是啥高科技的東西, 我覺得不用管名牌, 自己會選購就行了.

如果將來真有必要再組一台, 我可能會考慮500W-1000W吧!? 不過得看這幾年實際使用下, 電池壽命夠長才行.

shenta wrote:
那張產業圖裡面基本上只是一堆名子而已,根本幾間有真正的產品,有一半以上只是來炒股票或炒新聞,更沒有人會說長園去年賠了威力好幾百萬,因為原料有問題。 也沒說昇陽之前自己做不出電池,跑去找漢崴代工,結果被塞了批芭樂貨給搞掉不少錢......(恕刪)

shenta大大,您這樣說對台灣的公司並不公平。我朋友在昇陽,我問他有關這段話,他說昇陽從沒找人代工電池,去年也接到日本訂單(新聞有報),說昇陽做不出電池,這樣不是很好。

hcmhcm wrote:
要怪政府..
電動機車法規還是台灣優先立法...

但是你知道..
電動機車法規...目前還在輕型電動機車...
為何不再一開始就把輕型中型重型電動機車法規都定好?...(恕刪)

我不知道台灣的電動機車法規只有輕形電動機車,而沒有中型重型電動機車法規。
麻煩您舉例一下,何為輕形電動機車法規,而重型電動機車沒有的。謝謝。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