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台灣電動車行業的思慮~

我只知道不管是92、95還是98都會燒死人

無論是哪種動力來源,只要做好安全防護與設計,都能將危險降到最低程度。

但是何以唯獨"電動機車超過60V會電死人"就把他卡在那也不去積極的解決?

似乎有點欲加之罪

現在歐美諸先進國家超過60V的電動車滿街的跑,等哪年國外的大眾交通工具都能上天下海了,台灣是不是還在那邊搞吃油機車9期10期環保?

喝水也會嗆死人,那是不是要立法禁止喝水?



台湾的电动车法规是替现在的油车厂量身订做的

现有油车的利益在最小的损失范围内定出的小脚条款

看看这部影片就知道为什么了:谁消灭了电动车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ES0uK_cpH4

这是美国十多年前的作法,现在环境不同

油价已经涨破100美元

未来的环保是要靠电动车来取代汽车的排放污染

可是政府被财团绑架了

电动车如果要限制应该是汽车也一样的限制,速度,重量,排气量....等等

至少也应与同等级的摩托车限制一样

为什么摩托车可以不限制电动车要限制呢?

摩托车业者怕什么?

怕她们现有的市场被电动车瓜分

因此与政府一起订出很少百姓可以接受的小脚条款

限制了电动车的发展

试问这是扶持国内新兴产业

还是限制台湾新兴产业的发展??

说一套,做一套

呵呵这就是台湾政府,官商勾结的血证

请大家投书苹果日报邀请政府订政策的官员来场辩论大赛

看政府订的电动车政策,是造福百姓还是造福财团吗?

这样台湾才有机会骑到比摩扥车还快的电动摩托车。

如果你认同我的看法请投书给台湾的报料媒体

和相关的电视公司看看政府官员敢出来辩论吗?

真理越辩越清




講的好..順便把當初提出此法規的官員全部提出來吧
這些人當初應該是否有接受某些優惠或好處..否則誰會幫財團做好事?
現在台灣會變成這樣,都是這些官員跟財團造成
一個行業沒有競爭,哪來的進步?
難道台灣就一定要靠汽油機車來維持遠距離的交通工具..
明明有更環保的東西,這東西明明就是對台灣有好處的行業..
說真的,這些人眼光真低,把他們報出來也好,這些官員可以以後不用出來選了
心胸與眼光都太低..只為了一些好處,把未來的好處全部丟了..

電動機車若當初開放,由台灣研發,最終會成為台灣的技術之一..
不用像面板等因為專利等,被人卡死死的..
只為了60V會電死人,今天就是因為這60V的限制..
卡死一堆發明,一個新新行業,是不能先卡死規格,因為技術會慢慢進步..
至少可以從大於60V開始設計,等技術成熟對最後可能可以達到60V以下的設計

還有請把這個市場的流向權還給人民,這不是財團跟官員有權利決定的

電動車的維修基本上,以大部分的由車維修師傅,都是需要考照,因為需要是電動馬達維修維護
這跟汽油機車維修的專科,根本不太同


天馬123 wrote:
台灣的電動車法規是替...(恕刪)
電動汽車都用300V以上的電壓,

以後都不許發展嗎?

還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有坌事就宣佈台灣不准發展60V以上的電動車輛,


因為那超過60V會電死人???????

要說這話就先把超過60V的裕隆電動汽車限制不准在國內銷售。

真的把國人當無知的傻瓜在耍猴戲。標準會因人而異????


請一人一封信給各大媒體投訴~爆料專線

http://www.itmaster.tw/?p=6290

要求政府订政策的官员来场辩论大赛

看政府订的电动车政策,是造福百姓还是造福财团?

扼殺台灣產業的發展,讓大陸快速的開發世界市場需要的產品

這是台灣政府限制台灣產業的發展,來幫助中國大陸電動車產業快速的追過台灣的作法。

這是暗中幫助大陸產業的發展,限制台灣的技術提升的作法。

然後給財團大量的金錢,只做低階的產品。高階產品讓給大陸去做。

是誰不讓台灣的電動車產業往上發展,

好幫助大陸的電動車產業能快速的壯大?

這就是有高瞻遠矚的政府所做所為。

請大家站出來讓這些扼殺台灣電動車產業來幫助大陸的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官員站出來。

看看他們為甚麼要扼殺台灣電動車產業去幫助大陸?





總之油車最安全

還有看到這篇新聞,真的心寒了:

"當一切思維都不再有創新、突破,政策搖擺不明或只能原地踏步、按表操課,曾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台灣,卻正淪為他國口中的「負面教材」

經建會財經法制協調服務中心主任左珩,六年前在訪問韓國仁川經濟開發區時發現,其簡介資料竟然將台灣列為「失敗案例」,因為他們認為,台灣的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只看現在,看不到未來」,早已失去「新思維」的創新動力。

無獨有偶,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最近公開指出,新加坡如果也阻止外國人才進入,將會重演「台灣故事」(Taiwan story),喪失全球的競爭優勢。顯然,在尚達曼的認知裡,「台灣故事」代表的也是失敗。

成敗的差異在於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新加坡為招募全球最優秀人才,主權基金不惜重金,以年薪台幣一億元的天價網羅併購好手;相對的,在台灣具有主權基金功能的國發基金,其成員年薪多數不超過百萬元。

先不論績效與機制有別,僅僅就吸引人才一項,台灣就給比了下去;而人才是創新、創意的源頭,「沒有人才,那來創意?」前經建會副主委單驥一針見血。


曾被稱頌的台灣奇蹟,如今淪為經濟發展的負面教材;相對的,一直同場競技的其他亞洲小龍,卻成為屢獲國際肯定的焦點。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在新加坡獨立時年僅卅歲,曾為了不知如何帶領人民從一個漁村經濟走向世界經濟,在床上哭了一個晚上。

如今,新加坡經驗備受國際推崇,僅是一個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效能,不僅獲得亞洲最佳機場美名,還在中國大陸廣為複製,並在全球十六國興建廿八座港口碼頭,間接帶動四成轉口貿易回流,形成金融資本、轉運集中化的新經濟中心。

還有韓國,雖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幾近亡國,但也因此激發改革的動能,終能成為目前全球唯一同時簽下美、歐、東協三大市場FTA的國家,令世人刮目相看。

「台灣經濟曾是四小龍之首,民主政治更是四小龍之最,這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經濟部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的官員說,但曾幾何時,在國際經貿場合裡,「台灣拿到的麥克風音量變小了,韓國、新加坡被調高了」,這種落差說明了經濟光環的重要性。"

rico0123tw wrote:
總之油車最安全還有看...(恕刪)

驕兵必敗!
與左岸較勁- -誰才是正統封建科舉官僚龍的傳人

hcmhcm wrote:
電動機車若當初開放,由台灣研發,最終會成為台灣的技術之一..
不用像面板等因為專利等,被人卡死死的..
只為了60V會電死人,今天就是因為這60V的限制..
卡死一堆發明,一個新新行業,是不能先卡死規格,因為技術會慢慢進步..
至少可以從大於60V開始設計,等技術成熟對最後可能可以達到60V以下的設計


請問一下哪一條法規規定電動機車電壓不能高於60V?

請參考229樓我貼的,小型輕型規定48v以下,輕型沒限制

bwca wrote:
請問一下哪一條法規規...(恕刪)

驗車廠沒有對應48V以上的裝置以及法規
所以不能驗也不能賣吧....
就跟倒三輪一樣

mine406 wrote:
驗車廠沒有對應48V...(恕刪)
mine406 wrote:
驗車廠沒有對應48V以上的裝置以及法規
所以不能驗也不能賣吧......(恕刪)


華德的幾百伏特的電動車都通過測試掛牌在賣了,為何不能驗也不能賣?請不要自己想當然耳....

請問有人送過高於48v的電動機車被打回票嗎?憑哪個規定被打回票?

我到過幾家台灣的電動機車廠,從來沒人提過60V或72V電動機車不能驗或不能賣的問題,他們選擇48V的主要考量是零件取得容易度以及零件價格的問題。電壓在掛牌檢驗部份不是問題。像工研院目前有大功率的二輪電動機車就考量用288V的系統,如果不能掛牌,那他們還做什麼?

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的法條:
http://202.39.131.142/web_law/ShowMaster.php?LawID=B0049


我相信電動車輛法規還有很多需要改進或新設的地方,例如高壓如何檢驗,前二輪機車等等。但是我們不能自己想像.....

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的網站:
http://www.vscc.org.tw/
台灣車輛安全認證制度介紹:
http://www.vscc.org.tw/public/NewsManage/2010123134327055.pdf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