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就這件事來說,我看到的是....
1. 政府發布說要評選單一的換電規格~
2. 有一家虧錢投資一陣子、自己已經慢慢建立起都會區一定數量的業者達到了標準~
3. 另一家之前沒有消息要推電動車的、也沒產品的、甚至真正的換電站與車輛都是這件事破局一陣子之後才開始真正販售的店家,跳出來說~這樣圖利啦!這樣不公平啦!這樣是干預自由市場啦!巴拉巴拉~
4. 政府官員就很孬的自打臉說那就取消啦~不要搞啦~然後照遊戲規格玩到最後的突然發現... 靠!我都打到最後一關了,你突然說這遊戲有問題,通通都不算~
題外話~
其實基礎建設由政府投資也不是沒有其他事談過,但台灣的官員腦袋確實也應該好好轉換一下~
政府對產業的扶植往往都是搞一些不會長大只會折舊的東西~要嘛搞搞聯盟、協會那種吃飯喝茶的虛幻組織,要嘛搞一堆水泥硬體建築,真正該搞得像是... 把鐵路軌道國有化、高速寬頻或行動網路骨幹國有化...都不做,實際上這才是對產業最有幫助的~
然後,因為政府沒能力在初期自己搞一套,所以買人家已經投資且驗證可行的當然OK, 但是就要將本求利~支付人家過去的研發成本、先期投入、甚至是未來的分潤.... 這是在商言商~不是什麼圖利的鬼話~
這世上所有的創新者與創業家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東西可以改變市場、改變世界,但也沒有白痴要把東西無償送出來給那些不想早期投入、沒勇氣顛覆自己原有利基市場的舊勢力坐收漁翁之利~
我支持政府出來投資,但應該給早期投入者分潤與補償,也應該向後來加入者的收取費用~ 這些錢則提供政府準備下一世代產業基礎建設的投資儲備金,誰知道會不會十年後,連換電都不用了~是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