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錯過特斯拉 不能再放過電動機車 (工商時報)

tjptw wrote:
特斯拉(TESLA)(恕刪)


版主寫這篇文章前. 建議應該去研究一下比亞迪為什麼是跟特斯拉同一年開始進軍電動車?

官方的產業政策才是關鍵..
攝影愛好者 wrote:
很多人不知道發電廠的(恕刪)

電動汽車對油車的優勢很多,續航力跟充電是最大問題
電動機車對油車優勢極少,缺點很多,至今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沒有非得要買電車的理由

大部分狗粉以為自己喜歡大家就會喜歡
實際上,絕大多數人根本不會考慮買車還要產生換電焦慮這件事情的車

個人不是反電車
因為電動汽車我會列入考慮
但電動機車至今完全沒有購買慾望,完全沒有
tjptw wrote:
補助工廠土地等等是經濟部管轄,補助車輛主要是環保署業務,來自空污費,目標不同


補助有分地方和中央,中央部分大條的是經濟部工業局,小條的才是環保空污費,地方各自為政經費來源補助多少都不太一樣,但是由環保單位編列為主。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我同意電動車產業的未來

TESLA已經走向世界,對岸也看的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如小米都在發展「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然後台灣某廠商只會搞一個封閉規格的換電系統...

原始人時代都會的拿電池換電池,完全沒有技術分數,然後連充電池站都做不好,還會自己發火..

在台灣的銷售逐年下滑,其他國家也賣不出去,電池還越充越沒電

最後只是讓輔助款走向某些人的口袋而已

這真的無法認同...

台灣有技術 有機車市場 明明可以發展成國家級產業說...卻變成國家級慘業

管理人短視近利卻只想到自己的荷包...然後一堆粉還傻傻在支持...看不下去...

有錢買報紙廣告,沒錢研發新技術...東西漲價還越做越爛...
tjptw wrote:
特斯拉(TESLA)(恕刪)

2300萬市場是要跟人家玩什麼電動機車
tjptw wrote:
補助工廠土地等等是經濟部管轄,補助車輛主要是環保署業務,來自空污費,目標不同,你還是去多讀點料再來嘴。連這都不懂?


然後呢?就是方向錯誤啊,你要嘴人,好歹腦袋邏輯也正確點吧

現實就是Gogoro現階段完全體現不出什麼技術差距,之所以還能賣得了車,完全靠的只是購車補助之後的降價…

所以才走不出台灣以外的國家啊,這你都不懂?整天只會幫該廠商洗風向?
電動汽車最好快點普及
該死的中油 只會降價一小角 然後連續漲好幾元
論壇只是消遣殺時間 別太認真了 難道吵贏了 玻璃心就不玻璃了 ...........
你嘴到兩羊了

狗肉沒什麼厲害,只是對岸一直山寨而已



星幻 wrote:
然後呢?就是方向錯誤...(恕刪)
會有人說侵犯人身自由,但其實想想;我們看到的科幻片中的高科技生活其實都是侵犯人身自由下的結果,不然根本做不到那些程度。所以不要再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了。
台灣地小本來就有發展電動車輛的本錢

但限核你電哪裡來

商人也只要能馬上就有錢賺的才投入資金

錢途不光明要商人出錢很難

政治人物的眼光短淺人民的腦殘

2個扶不起的阿斗加在一起

只能搖頭再搖頭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