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三陽老董所說的,目前作的愈多輸的愈慘?

連我老婆這個省錢派的,上個月月底也是買了一台GO2
這個趨勢只會越來越明顯
其實蠻好笑的
政府一開始本來就要大家合作做公規

但就許多老賊奸臣只想拿錢不做事
反正只是做做樣子,能拖一年就多拿一年補助費

誰知道才沒幾年就有年輕廠商有人做出來了
這樣優質的資深公司發現面子輸了,不能繼續擠牙膏

才"開始"畫出設計圖、做出"概念車"
不然做了幾十年的技術一下被大家發現是紙老虎,進而影響股價怎麼辦!?

兩陽不倒,台灣機車產業不會好
只剩商業的滿滿算計,不在乎消費者跟整個產業,只會用政商關係搞一堆聯盟!?

298305漳泉 wrote:
三陽吳董,雖然是市...(恕刪)

電動車的可靠度,續航力,速度,置物空間,價格沒達油車標準前不列考慮,可能要數十年時間,或許。
funcaro wrote:
其實蠻好笑的
政府一...(恕刪)

價格決定市場,不是環保決定市場,或許這次ggr出新款就是因為這原因?


https://auto.ltn.com.tw/news/12531/2
愛地球老爸 wrote:

價格決定市場,不是...(恕刪)

哈哈,光陽兩款就佔了44%。
與其真的要環保,學我騎腳踏車上下班!
電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常用機車跑業務的根本不會考慮顧顧路成本太高了
適合的一般都是短途里程少的, 更別說車壞的時候驚人的維修費了
就算台灣想普及電車, 就問夏天市電都不夠用了還想全部改電車!!?
除非顧顧路可以用愛充電.....
還不就是想空手套白狼, 我看這內鬥可以玩多久!

反正法規已不強制了, 慢慢等~
Pirate 99999
台灣也就2300多萬人口,竟然有這麼多產品沒有國際競爭力的機車廠在競食這塊小餅。

兩陽也罷GGR也罷,哪家不是活在政策保護之下。

不好好整合資源走向國際,反而窩在這座小島互相殘殺,然後還不准台灣民眾和國際接軌讓台灣民眾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取得國外機車大廠製造的車子。


台灣只需要一個代表性的國際大廠就可以了,其他的全都收一收最好。

298305漳泉 wrote:
哈哈,光陽兩款就佔了44%。
與其真的要環保,學我騎腳踏車上下班!


光陽 4 月繳出 24,337 輛,這兩款入門車就佔了 10,646 輛,兩款合計佔有率近 44%。
---
對呀!
光陽 也蠻慘的!只能靠 低價車款維持銷售量!
穩健才是上市公司該有的態度
畢竟
不是公司虧錢就來辦增資.更別提財報嚴重虧損還能輕鬆跟銀行團72億聯貸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