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兩家算是小廠也是見證 G牌壯大的另一事蹟只是吼,加入就加入,幹嘛不自己作而是代工啊一直以為電池才是 G牌的強項其他加盟就加盟至少車子要自己做啊等看年底三陽會怎麼走至少不會又是加盟然後請 G牌代工?如果真是這樣那台灣未來機車市場不就 GG 惹?
nicalbaby wrote:笑死 別說三陽了 ...(恕刪) 台鈴應該是加入中華陣營要拉幫, 光陽可以找長期日系合作夥伴川崎呀, 雖然川崎目前主攻內燃機也幾乎沒啥白牌, 好啦有個Z125光陽可學中油一樣簽簽合作意向書, 日本人應該來者不拒, 這樣帥哥董事長又可以去開趴了, 簽意向書就成功了
一樣採幫別人代工生產的模式也就是貼別人牌子賣的方式這車本質上還是GOGORO的車(GO廠的基因較多)到時候新車出來建議別衝第一波等一段時間觀察看看比較好但車型變多消費者選擇變多也是好事一件繼山葉這大廠後GOGORO也繼續用這招造福其他小廠做無本生意真的是佛心來著睿能像這樣持續加大支出的情形下(加速虧錢的速度)也代表風險持續加大用這方式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不過這邊要稱讚一下睿能為了銷量敢一直這樣玩真的不簡單
don323 wrote:雖然兩家算是小廠也是見證 G牌壯大的另一事蹟只是吼,加入就加入,幹嘛不自己作而是代工啊一直以為電池才是 G牌的強項其他加盟就加盟至少車子要自己做啊) 當然是要請別人代工才是對的。生產線投資折舊,人員薪水支出,都無風險,才不會讓這risk發生在自己公司。如此一來最少投入就能快速刮分電車市場,進可攻,退可守。萬一苗頭不對,比方萬一市場有人發起月租戰。才能快速轉陣營打持9戰。這是最最基本的企業管理。
ftogt wrote:一樣採幫別人代工生產的模式也就是貼別人牌子賣的方式這車本質上還是GOGORO的車(GO廠的基因較多)到時候新車出來建議別衝第一波等一段時間觀察看看比較好 +1ftogt wrote:但車型變多消費者選擇變多也是好事一件繼山葉這大廠後GOGORO也繼續用這招造福其他小廠做無本生意真的是佛心來著睿能像這樣持續加大支出的情形下(加速虧錢的速度)也代表風險持續加大用這方式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不過這邊要稱讚一下睿能為了銷量敢一直這樣玩真的不簡單 成功了就會被歌頌眼光長遠獨到~失敗了就會被酸是吸金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