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50757 wrote:換電模式大陸已經有廠商在做,北汽已經為電動計程車換電兩三年了。
一個公司的成功,一個...(恕刪)
jay850757 wrote:
我寫的一篇電動機車...(恕刪)
這種自動化電池更換的概念十幾年就有人提出。
以色列有一家新創公司,就做的是這個,核心專利是自動更換設備和底盤結構,跟你講得幾乎是一樣的。為了這證明自動更換的可靠度,這家公司甚至生產了汽車。但是你聽都沒聽過這家公司對不對?因為它早倒了。
還有GGR的換店概念也不是原創,台灣最早提出電摩換電站構想的是王永慶(沒錯,就是那個王永慶),那時候他老人家雄心勃勃想進軍汽車業,提出各項很創新的概念,只是不幸的都沒搞起來。 (如果王永慶還活著,我認為他可能會投資睿能)
王永慶的電摩換電基本概念在於運用當時先進的一項鋅空氣電池技術(但是後來也沒成為主流),跟鉛酸電池(當時電摩的動力儲存沒有鋰電池選項)比,重量輕,電能密大,但是一次性電池(耗材需要特殊設備處理)。更換的方法式是跟便利商店/加油站簽約,直接現場交換,舊電池後送處理重新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則以工業方式大量生產,成本很低。
GGR在多年之後能在台灣站穩腳步,其實只是因整體社會對電動車充電非常不友善(多年來始終如一)。是台灣的環境造就了GGR的成功,而不是台灣的環境造成了電摩進步,因為這種模式在其他國家地區的可複製性非常有限。
cyt7241208 wrote:
台灣除了中南部外車都是停路邊要怎麼充???
難道要像英國一樣把路燈都改為充電站嗎?...(恕刪)
樓主都可以漠視多數加油站場地僅約2-3個泵島(知道泵島這名詞嗎?),
卻要放一百顆電動汽車電池模組的高成本與低可行性 (還三條線自動化換置+自動充電+人員簡易維護)
還有更換後的可靠度問題,甚至會回溯到原始設計時的整車底盤問題。
路燈是充電站為何不行?
可以有效且確實解決問題的,就是好方法。
實際上,
BMW在慕尼黑也跟當地政府有這樣的合作開發案(Light&Charge System)。
也在歐美部分城市與業者(https://www.eluminocity.com/)合作這個系統。
BMW Group presents pioneering street lighting system with integrated EV charging station.
此外,歐洲在路邊停車格也是有設置充電桩的。
---
則規區論討守遵意同並過讀閱已我, 則規區論討視檢裡這按, 能功言引解瞭裡這按
---
~~~
            應用上基本是以中型商用車為主,反而不是小型的消費用,因為中型商業車行駛的路線固定,數據對廠商才是重要的,不是馬上要鋪充電站。同時,用在卡車的好處包括,拿掉引擎後,駕駛室可以降低,得到更少的視覺死角,也減少司機爬上爬下的負擔。在都市中走走停停的交通,減少柴油引擎在起步時的大量廢氣。
DAF那台18噸的卡車,上面搭載電池組80kWh,重量600KG(Tesla model 6是550kg),業界沒有為了提高續航力增加電池芯。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