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今週刊 「消費者最大」Gogoro迅速降價的背後

我是覺得gogoro重金打造這台,
陸先生也沒想到會賣的這麼差,
我想雖然有很多創新,
但是swot分析一下,
gogoro就憑創新設計,
就想打趴傳統機車業者,
真的太天真了.
商品的市場定位很重要,訂價策略也很重要,GGR裡的高手不會不懂,
只是沙盤推演後,失準成這樣,後果可能不小。

其實如果是要定位成奢華產品,大可以鍍金、施華洛世奇水晶裝飾...等等,
成本更高,更有理由把價格又往上推一些,問題是這要賣誰?
每當產品有細分左右手版本,想當然爾,左手版一定備貨比較少,甚至根本就沒出左手版,
不然怎會有家長強迫小孩學用右手,雖說現在比較少有人去顧慮這種困擾,
很多慣用左手的人,除了用左手寫字拿筷子吃飯,基本上使用工具都能左右開弓...扯遠了。

反過頭來用產品找消費者,也就是說GGR產品推出時,一定有目標消費群,18~55歲的潮男潮女?
大叔和資深熟女騎GGR 好像不會潮,年齡下修18~45歲,
但一出手12萬的定價,不利於大部分的18~30歲出手,畢竟某種程度還在靠父母,
最有可能的就是30~45歲這個區間的消費者。

又哪種人較適合出手呢? 上班上學通勤族? 科技狂熱? 追流行的先行者? 還是說斤斤計較、講求實用CP值的網路族群?
電池交換站的分布一開始就幾乎鎖在都會區,所以電動車長征環島...以後吧~
是的,台北市除了公車捷運通勤,還有很多人騎機車,所以要抓住換車或首購新車的族群,
但定價就把首購新車的族群刷掉一堆人了,在介紹GGR時,拿125油車來比較,似乎是鎖定換車族群,
要轉換騎油車的用車習慣,其實很不容易,其實沒有多大誘因非電動車不可,
就像是瓦斯熱水器、電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水器並非完美,電熱水器也沒壓倒性勝利,所以瓦斯熱水器還在市場上活跳跳。

好吧,那最終就要看GGR的目標銷售量是要多少了,夠不夠支撐公司活下去?
這要去挖更多數字來分析,純粹來這打嘴砲的,就不做苦工了。

總之,錢較多的先行者跳進去了,現在有GGR Lite期望更多首購新車的年輕族群將它列入購車意願清單中,
後續的行銷和營運都要燒錢,前期獲利大概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能苦撐3年,我會說它厲害,
如果5年後能轉虧為盈,並持續在全台擴點建電池交換站,我會說它離成功不遠了,
10年後GGR還能在街上跑,這已經是成功的電動車了,20年後仍有中古車價,大致已經塑立經典了,
怕的是GGR連展望明年都已經被感艱辛,看不了這麼遠了。
GGR 整體創新的設計,確實贏過了許多傳統的機車。

但從車價&電池的用量計費(月租),可以看出來(馬克廳團隊)很弱!

我覺得 GGR經營者 應該挖—太古汽車 / 哈雷 或是 VESPA 的團隊來操盤。

或許,能將車價&售後服務的收益,維持再一定的獲利。


Gogoro 有迅速降價嗎??

事實是..根本沒降價..還比原先貴很多...

從頭到尾..就是騙術行銷..

很會吹牛..假環保..專騙大家的納稅錢罷了..

使用成本..維護成本..全比傳統油車貴2倍以上..這是啥麼環保??
陸先生這麼天真

以為創意就可以把幾十年的傳統機車打趴

當然不可能啊

台灣政府做事無頭無尾

花大錢蓋充電站

但是卻是特規的充電站

特規你知道是什麼嗎?

就是陸先生的玩具

e-movning至少還知道在家充電,他完全不知道

這種沒有政府計劃的充電站,遲早會被拆光

最後變成e-moving的充電站
高階主管沒有機車實務經驗,

注定一條難走的路囉!!
想做出好品質的產品,這點是值得肯定,但是做出好東西跟賣得好,原本就是兩回事。(雖然我不喜歡它的外型設計,不過畢竟是見仁見智)。就以走精品路線的蘋果電腦來說,初期也是評價高但是市佔率很低(大多是專業設計師在用),記得二十年前的價格硬是比一般pc貴上一、二倍,如果不是靠美國及海外市場根本撐不了多久。這麼多年,也是靠功能創新,價格不斷修正才有如今成果。Gogoro如果想走這條路要有心理準備。
playcheng wrote:
台灣政府做事無頭無尾
花大錢蓋充電站
但是卻是特規的充電站


充電站都是GGR自己蓋的,
干政府什麼事啊...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旋 馬 wrote:
今週刊 「消費者最...(恕刪)



如果他有機會到台南市設立據點6-7萬的售價我還是會買單的!(我手機月租費降一些就好了)
台南大眾交通工具不發達,路又小,最適合這種代步工具了!

事實是台灣普遍薪資都太低了,低到連一台電動代步工具都要這麼貴也買不起!
苛薪資,炒房地產讓資源都流到財團口袋,這種結構性的現象短期是不可能改變了

話說回來,在北部這種價位都賣不動,就得思考這地區的機車族並不是你客層了,
機車族能力還沒有大到把降PM2.5的理想..納為自我期許,並參與共同實現

不過有幸能在台灣這個小島看到這麼創意的移動工具而且還能夠付諸實現其實是讓人感動,
一直以為這種商業模式與產品的水準應該在先進並注重環保的歐洲國家推動才是,
個人覺得要普羅於一般市井小民這定價還是讓人嫌貴(買得起的還會拿大陸貨來比),

總之,對於陸先生來說這難得的機會,努力加油吧!

顧顧路
有什麼好
真的潮到出水喔
也沒有認真行銷
目前還沒看過實車

很難產生信賴感
零件昂貴、取得困難、不能在家充電
要買電動車也是買
日本Y牌、H牌、S牌
顧顧路去歐洲賣看看
賣的動再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