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陸學森這麼了解台灣人,怎麼還在台灣先上市?

只是我想著現在一年比一年還要熱的天氣

似乎不用再過多久,就沒的選擇了..
gogoro把手被掰斷?  業者:是測試車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01/639480/

難道這就是先進的自動潰縮設計嗎?
在台灣先上市? 我想是因為台灣比較好"政商合作",政治人物比較喜歡畫大餅,比較好配合吧!
如果台灣真的想推動電動機車,就開放世界所有電動機車免稅關稅自由進口,或許有人會說對岸那些不入流不安全的不准進口,
那就改成只要國民所得比我們高的先進國家,准許上市的車款,無條件進口,我不相信先進國家的安全要求會比台灣要求低?
而不是假借安全等理由,設定層層關卡和高額檢驗費用,保護特別產業和公司.
要賣到12萬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希望能夠多個輪子可以搭載兩人,多個遮雨車殼還有冷氣。
如果真的能作到這兩點,你要賣到20萬我也可能會買~
問題不在於你賣多少錢,問題在於你的市場定位在哪邊,是不是能夠吸引到你的目標人口。
宇宙中有近乎無窮的星星,地球在其中就像沙子一樣的渺小,而我們則是比沙子還要更渺小的多~
根本神邏輯
如果他說的是對的
為什麼那麼多人買iPhone? 不是應該人手一隻小米嗎?
台灣製的好貨,就算貴一點我省吃儉用也要買;台灣製的爛貨,就算送給我,也不要
募到資金
就可以準備開店
開店之後準備上市
上市之後準備炒股
再來就公司放給它爛

然後再去開新的公司
再募資金....
GOGORO在許多地方的創新、用料、設計上賣128K確實是不算貴
充電站的概念我也蠻贊同

只是說如果以要大眾化平民化的商用角度來說
GOGORO沒有必要用到那麼多好料把價錢拉那麼高,一般大眾通常不會買單
大概只能當作是有錢人的玩具或是真的很喜歡GOGORO的人買

在台灣灣本身薪資就不高,買一般機車負擔就不小

說台灣人愛比價也不太對,買國產機車就已經被貴一截了
因為一樣的國產機車在外國比較便宜甚至配備還比較好,想買還不能買!


反正就看看幾年後GOGORO怎麼發展囉!
我怎麼覺得因為賣不好所以才這樣說~哈

感覺好像說買其他牌的機車就好像是"愛比價 不在乎品質"的人啊

賣了一個比125還貴,多加一點錢就可以買到150甚至黃牌車
雙載不如125、空間不如125
只有扭力可以尬125
我想GOGORO對大部分的機車族就沒那個價吧

來客數變多
那年齡層分布呢?
有購買力行為的佔多少?
這個才是重點吧
走馬看花的人多也沒用不是
就像一堆人去7-11進去晃晃就出來
整天來客數超多耶破千破萬耶,但結帳只有結一瓶養樂多
那不就只是搞笑

rockyourlife wrote:
我怎麼覺得因為賣不好所以才這樣說~哈
感覺好像說買其他牌的機車就好像是"愛比價 不在乎品質"的人啊
賣了一個比125還貴,多加一點錢就可以買到150甚至黃牌車
雙載不如125、空間不如125
只有扭力可以尬125
我想GOGORO對大部分的機車族就沒那個價吧(恕刪)


其實我覺得以外形、設計、用料來說,賣這個價不覺得太貴
可是對這間公司的高層感到非常反感
用設計師自我的眼光看世界,好像生活在不同世界一樣

就像是一台概念車沒經過市場研究就推了出來
雖然設計得不錯,可是卻非常不貼合消費者

沒有和其他人產生連結,他不像是來做生意的而像是在傳教

正如你所說市場上這麼多競爭者,他們居然可以無視到這地步...
還怪消費者愛比價,不重視品質
這簡直不食人間煙火,他以為台灣人是幹嘛要騎車呀


而且老闆啊,你在人均兩萬多鎂的台灣賣這種車怪消費者沒眼光?

荷蘭製的Bolt最高速限才45/25(km/hr)
極速不知道是不是歐洲法規,但25km版本就賣台幣7萬多
Gogoro賣到人均所得高出台灣一倍的歐洲會沒競爭力嗎?

把產品定位在奇怪的點,成本也控制不了
賣一台賠一台,這種話都說得出口
還把它放在沒把握的市場...

吾為台中人 不食台中米
講一堆
現實就是大多數人手上有十萬塊挑交通工具不會挑GOGORO而已啊

扯甚麼愛比價,不懂價值
不檢討自己的銷售策略和定位
東西賣不好倒是通通怪給消費者就對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