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如何有效推動 電動機車

BigMac4Diet wrote:
釜底抽薪之計就是通過大樓自治條例,強迫大樓強制提供地下室公用電和場地供電動機車充電,並且允許台電在大樓地下室設立收費充電站(插頭),接受小額付款


政府也許能夠幫忙通過什麼自治條例啦,
但執行面會非常複雜。

我們之前大樓也研議過要在外頭某處裝置充電用插頭,
但光是如何收費、收多少錢就已經沒共識,
大家都怕有人去偷電、大量使用、繳費麻煩等等,
雖然很多擔憂出於不了解,
但是光在01上就這麼多意見,
開住戶大會時,一堆婆婆媽媽阿公阿伯,達到共識只是更難而已。

大樓地下室現在都拿來停車居多,
很多社區地下室還不准機車進入的,
設充電站?沒那空間,用想的比較快...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政府也許能夠幫忙通過什麼自治條例啦,
但執行面會非常複雜。
我們之前大樓也研議過要在外頭某處裝置充電用插頭,
但光是如何收費、收多少錢就已經沒共識,
大家都怕有人去偷電、大量使用、繳費麻煩等等,
雖然很多擔憂出於不了解,
但是光在01上就這麼多意見,
開住戶大會時,一堆婆婆媽媽阿公阿伯,達到共識只是更難而已。
大樓地下室現在都拿來停車居多,
很多社區地下室還不准機車進入的,
設充電站?沒那空間,用想的比較快...


就是因為很困難才需要強制立法。否則社區充電就變成偷電,等於是大樓住戶除了一樓都不必推廣電動機車了,這就是現狀。
政府的職責是營造友善合法的環境,這樣才有商業發展的空間。一旦裝置的法律基礎解決,自然有廠商去發展服務系統,例如付費插座和小額付費系統,管委會搞不好還可以賺錢收租金。這樣才有合理可運作的商業機制能長久經營。

BigMac4Diet wrote:
就是因為很困難才需要...(恕刪)


立法容易執行難啊,
每個社區狀況都不同,
大家都怕麻煩,有的社區可能連管委會都沒有,
這強制裝設的法一下來,
誰來執行?社區也肯定沒那能力去評估電力管線、架設管理與簡易的收費系統,
到時還要外包給人賺一筆,
而外包公司恐怕又要被罵官商勾結、圖利...

社區充電站的建設,必須從內部創造需求。
就像大陸,因為沒法騎油車,
大家都買電瓶車,所以不用政府下令,因為有需求,自然有人會去搞充電設備。

台灣想要反著來,
注定失敗。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誰來執行?社區也肯定沒那能力去評估電力管線、架設管理與簡易的收費系統,
到時還要外包給人賺一筆,
而外包公司恐怕又要被罵官商勾結、圖利...


社區沒能力評估也沒必要去評估,自然有專業廠商處理。
公共管線電力是社區共有和付費,所以沒有法律基礎授權開放使用,用了就是偷電,只要有一個分區所有人反對並揚言提告,哪個管委會敢開放?
有了強制授權,管委會才有可能討論是免費供電,一次性收費(例如半年換發授權貼紙才能使用公共插頭,類似充電證),或加裝獨立收費電源。設備商也可以有商業規模去開發設備或服務。現在許多大樓換裝LED燈都是和服務廠商簽約拆帳,這種類似的商業模式就是可行的。管委會一般也就是比價擇優,沒有規範的採購才會造成弊端來源。
而政府也可依據各種方案實施補貼,這比補貼買機車更實務。
BigMac4Diet wrote:
社區沒能力評估也沒必要去評估,自然有專業廠商處理。
公共管線電力是社區共有和付費,所以沒有法律基礎授權開放使用,用了就是偷電,只要有一個分區所有人反對並揚言提告,哪個管委會敢開放?


大公或小公的電力自有其對應範圍與用途,
我們洗車區也有插頭可方便洗車等等,就算拿來給機車充電,怎麼會是偷電呢,
這個不用特別通過什麼法律啊。

我講的偷電,
是說你公用插座如果免費使用,那會有人來用免錢的電,
若收費使用,就要額外裝置設備,不然哪知道用多少電、怎麼付錢、怎麼拆帳,
兩邊都很難搞。

如果你所謂強制社區提供充電設備的法條通過,
會不會有廠商看上這塊大餅,專門外包相關機電設備與架設?
今天有人要出來蓋交換電池站,不要政府出錢,
都被罵成這樣,
那法條又是圖利哪家廠商?
以相同標準檢視的話,
真的啥事都推不動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我們洗車區也有插頭可方便洗車等等,就算拿來給機車充電,怎麼會是偷電呢,
這個不用特別通過什麼法律啊。
我講的偷電,
是說你公用插座如果免費使用,那會有人來用免錢的電,


很想知道台灣哪一個社區有附設洗車區加免費插頭。
你想知道是不是偷電,不妨先去問你的社區管委會,公共區插頭可不可讓你接私人電器設備免費使用。看主委敢不敢幫你背書。


ddcatt wrote:
如果你所謂強制社區提供充電設備的法條通過,
會不會有廠商看上這塊大餅,專門外包相關機電設備與架設?
今天有人要出來蓋交換電池站,不要政府出錢,
都被罵成這樣,
那法條又是圖利哪家廠商?


不太清楚你的問題。我猜你沒用過電動機車。電動機車充電要自備充電器,社區要提供的是插頭。插頭本來就在那裏,是要圖利啥廠商?
目前桃園的補助型態之一,是補助社區設立電動機車充電區域和公用插座。這就是一個對的方向,補助買機車,但是沒地方充電,是都會區推廣電動機車最大的障礙,而公共充電站設立緩不濟急。最佳的充電地點就兩個,一個上班時車停在那裏,一個時段是回家後。
強制提供,並沒有說無償提供。不需要任何設備改變, 管委會就可以開放管理。至於收費,併入管理費月繳或年繳,方法很一般。如果有經濟規模,則可以加裝獨立電表。這樣是要圖利誰?不曉得是要罵什麼?現今的管委會不做,是因為沒有法律條文支持,才變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人敢管。還要像桃園那樣透過社區補助去誘導。
BigMac4Diet wrote:
很想知道台灣哪一個社區有附設洗車區加免費插頭。
社區要提供的是插頭。插頭本來就在那裏,是要圖利啥廠商?


昏倒,
我們社區洗車區的插頭,
就是讓你洗車時,可以接吸塵器、打蠟機、高壓清洗機這些設備,
洗車區屬於社區公設的一部分,電費就是社區大公的電費,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另外,社區提供插頭沒錯,
你要收費使用,那就要加裝電表、加裝比如悠遊卡刷卡機、加裝一些計費裝置,
原本只有一個插頭,
你要把全地下室的機車位前面,擴充出幾百個插頭讓人回家充電,
要不要評估迴路容量?要不要重新拉線?
以上這些,要不要專業廠商?
扯到廠商,會不會涉及圖利?
光是管委會選哪一家來施做可能都吵不完了...

政府有朝一日,可能可以規定新大樓一定要附加電動車充電區域等等,
這不難辦到,
但要那些既有社區,進行改裝、強制推動這個所謂的充電區,
執行上應該會遇到很多反彈。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其實要搞充電站,真的不用太囉嗦

220伏特,40安培以上大電流,標準插座

電動車廠商即使使用自有接頭,他也會附上轉接線,一樣可以充,快充

特斯拉即使在台灣也可以在公共充電站充電,靠的就是轉接線,再簡單不過

有心推電動車,就讓充電站充斥在各停車場,事半功倍。
ddcatt wrote:
洗車區屬於社區公設的一部分,電費就是社區大公的電費,

社區裡如果沒有車的住戶去抗議使用這付費,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跟你打賭如果有住戶發存證信揚言提告,管委會就會立刻把插頭封了,請你改用12V吸塵器。在台北市區的大樓有附設公設洗車區的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果這樣的公設是大樓建好移交時就有的,偶爾洗一次車用一些電,我想有意見的住戶應該不多,但是有一個人擺明了長期固定用來充自己的機車,其他住戶會容忍的恐怕不會很多。還是一句話,去問你的管委會,並翻一下管理規章。一個有效運作的大樓管委會,約束力非常強,住戶被告或管委會被告的都並不罕見。


ddcatt wrote:
你要收費使用,那就要加裝電表、加裝比如悠遊卡刷卡機、加裝一些計費裝置,
原本只有一個插頭,
你要把全地下室的機車位前面,擴充出幾百個插頭讓人回家充電,
要不要評估迴路容量?要不要重新拉線?
以上這些,要不要專業廠商?
扯到廠商,會不會涉及圖利?


這個前提就是你說的要加裝電表、加裝比如悠遊卡刷卡機、加裝一些計費裝置。問題是為何要加裝?
幾百個插頭讓人回家充電? 不知道哪一個社區有幾百輛電動機車?現在是一輛都不可以用公用電。社區有幾百輛電動車要充電,要不要說來聽一聽在大台北區哪一棟大樓?要是有這種規模,那就是每戶都用電動車囉,我現在的社區是中型社區,雙大樓單出入口,住戶一共才3百多戶,室內獨立機車停車格地下四層也才120個車位(停自有汽車格以外)。不知道你在講啥?如果每一戶都突然買電動機車,到時候找專業水電公司來拉專用線,請台電設獨立電表會有困難嗎?不知道這樣是要圖利誰? 問提是目前這種充電不便的狀況下沒有人要買電動機車啊。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你要理解管委會運作,應該先去請教你的社區主委。至於悠遊卡,付費系統,電力規範和線路問題,依你的留言來看專業參考價值似乎不是很高。至於電動機車充電的問題,有興趣,建議你去請教已在用電動機車的人。
BigMac4Diet wrote:
社區裡如果沒有車的人抗議使用這付費,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幾百個插頭讓人回家充電? 不知道哪一個社區有幾百輛電動機車?


沒人抗議,
因為洗車區使用要錢,也有限制時間,大家愛得很,
假日好天氣根本很難搶,要排隊的。

至於你說幾百個插頭,
你要推廣電動車,就是要一戶一插頭不是嗎?
不然一個社區象徵性的弄幾個位子,應付應付法規,
那也就專門圖利那幾台車而已,
對於電動車的普及毫無意義。

有的社區很有錢,有的社區連電梯保養都捉襟見肘,
你要他拿錢出來牽電搞充電站,
沒人會買單的。

其他人講的專門充電站,
這些設置都不難,
但就是會在7-11或加油站那種地方,
而且充電時間不能長,超過五分鐘十分鐘,就沒有人想在那裡乾等了,
最後充電站變成只是應急使用,也不是真的能補充多少電力...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