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輪轂馬達維修

吃的苦中苦 wrote:

品質又能撐過保固期…

這樣子省下的成本,轉到消費者身上,若使用強度高一點,就提早Bye Bye,又要多花錢,多一個廢棄物,很不環保啊!
golden888 wrote:
這樣子省下的成本,轉...(恕刪)


沒辦法製造商並不這麼想阿...尤其是量大到一個水準的~因為現在原物料一直上漲,又如此的競爭!不想辦法降低成本就無法生存了..為了追求更高或是持平的利潤只能想辦法降低成本,每年壓低廠商進貨價格,到壓不下來時就換廠商.原廠也不可能做5-10年都不會壞的東西出來~這樣它下面的經銷商機車行要維修什麼來賺?不可能一直換機油吧..
吃的苦中苦 wrote:

沒辦法製造商並不這麼想阿...尤其是
我的電動機車就騎了16年,馬達沒壞過,都是電池和充電器有問題。
就是要省成本才去買電動機車,沒想到廠商的觀念還是不會改,還越來越摳。沒辦法。
吃的苦中苦 wrote:
目前C&U人本集團上海軸承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大廠!(上海是真的有工廠!製造的是汽車用軸承.國家級技術中心跟總部也都在這邊


這家工廠剛好離本人家裡也不遠。時常路過。
本人有時會想,這家工廠按照常理,應是中國最好的軸承工廠了,(按照常理,上海東西的技術水平,在中國大陸,總之是屬於領先的)。怎麼看起來破破爛爛冷冷清清,看起來是要倒閉和待拆遷的樣子。
過幾天本人有空去打聽一下,看看是不是已經關門了。
這個機械的東西,首先有個基本的概念,一定要技術工人來做,一生一世只做一件東西,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才能很熟練。這方面做得最好的,當然是德國和日本工人。其它國家人的心態,就及不上。
技工和技師,對於一個工業化國家社會,總是多多益善的。總是短缺的。不會失業的。可惜由於是站著幹活。多數人不到萬不得已,不願意選擇做這行。

關於中國大陸在整體上什麼時候會具備創新能力?估計要到2020年代以後。
現在已經零零星星有點創新能力,比如說,這個超級電容,可用於航母電磁彈射器和電磁炮的儲能單元。一架飛機在航母甲板上彈射起飛,需要100度電的能量,顯然,中國只需四五噸重的超級電容,就可以讓一架飛機起飛,而美國需要多好幾倍的重量。
中國飛機的隱/形匿/綜薄膜材料,(而不是美國式的厚重塗料,其實,美國式的塗料技術,中國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經掌握),也比美國的強得太多.因此可以用火控雷達率先鎖定美國匿綜飛機.
中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優於美國.特別是艦船用無人偵察機,在船上可以象直升機起降,然後固定翼飛行.並且擁有等離子體方式匿綜能力.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7月14日發表題為《中國無人機行業發展成熟品種多樣》的報道稱,

國際評估和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費希爾說,中國「一反常態,打破傳統飛機製造公司的局限,鼓勵巡航導彈製造商、高校和模型飛機企業,積極研發無人機」。

  羅伯特·米切爾森是一位廣受關注的知名無人機專家,也是喬治亞理工研究所榮譽退休首席研發工程師。他曾在中國2011年和2013年無人飛行器大獎賽上分別擔任「國際評委」和「創新論壇」主旨演講人。

  米切爾森說,無人飛行器大獎賽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學會組織的。在2011年的大獎賽上,由中國西北工業大學研製的旋翼/機翼轉換式飛行器進行了示範表演。

  據報道,美國早些時候對這種飛行器的研究以失敗告終。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與美國航天局雙雙資助西科斯基公司X翼項目,米切爾森說,該項目涉及剛性直升機旋翼,這種旋翼在飛行過程中可以充當機翼。

  報道稱,美國在這個項目上投入巨資,但根本沒有實現從懸停到前飛並折返的轉換,於是X翼項目被撤銷。

  據報道,之後接受挑戰的是波音鬼怪工程部與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2003年的一個聯合項目。

  米切爾森說:「波音試圖在其鴨式旋翼/機翼型無人機X-50A『蜻蜓』上演示旋翼停轉技術。」經過幾年的測試,兩架演示飛機都墜毀了。

  但是,2011年,米切爾森在中國看到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西北工業大學的旋翼/機翼轉換式飛行器「進行了無懈可擊的表演,多次由從懸停轉換至高速前飛再折返」。

  米切爾森說:「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為研發可用旋翼停轉設計投入了巨額資金,卻從未實現這種轉換,我認為完全正常運轉的……旋翼停轉式無人機是中航無人飛行器大獎賽最重要的技術展示之一。」

  據報道,2013年,米切爾森再度來到中國,他更加驚訝地發現,中國一所高校已經利用高壓等離子技術,可以吸收和反射雷達波,達到隱身飛行的性能,這是無人機此前從未嘗試過的。
地球国民 wrote:
這家工廠剛好離本人家...(恕刪)


真的嗎?那再有勞您撥空去看看了!謝謝!我也很想知道實際狀況!而且C&U是很歡迎客戶去工廠參觀的!因為我們公司去年底是有去上海基地跟其他基地參觀過(本人是沒)~所以應該是有在運作的~軸承廠的部分是全自動生產線~盡量減少人力去影響產品的穩定性~軸承廠總人數是7-8000人(其中業務600位)~一年要生產700,000,000多顆軸承~所以人數不需要很多~而且上海是有好幾個廠區的~可能剛購併or遷廠又或是廠區年代久了~ 
資料:20年来,人本集團積極参與國企改革,通過投资、併購、技改等方式,形成了温州、杭州、無錫、上海、南充、蕪湖和黄石等七大軸承生產基地,現已擁有70餘家軸承成品和配件製造企業,下成員企業近140餘家。
不知道您家附近的是哪一個?我目前查到2個地址如下~

總部&技術中心&工廠: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镇神州路1155號人本工業國
上海人本軸承有限公司(工廠):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镇漕平路2号
C&U上海基地

另外C&U人本集團旗下還有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涵蓋便利店.綜合超市.大賣場~共近千家!在浙江當地非常知名~今年聽說已上市.(因為我司不是代理超市這個區塊所以資訊不敢肯定,在軸承的部分比較熟悉,不好意思!)

golden888 wrote:
這樣子省下的成本,轉...(恕刪)


除了成本能降低基本上還是要通過原廠的測試才有可能更換廠商~先廠內測試(外觀.壽命.電壓.轉速.振動..)-道路測試-小批車測試..都通過後才有可能大量生產.

C&U配套的廠商也是很多歐美大廠及日本大企業.
騎到一半停止!!但是感覺上很厲害耶!!

吃的苦中苦 wrote:
真的嗎?那再有勞您撥空去看看了!謝謝!


抱歉,本人搞錯了,本人家在市內,不遠的地方,是家微型軸承廠,和人本集團無關。這家微型軸承廠吹噓自己製作航空航天用微型軸承,特別是航天陀螺用電機軸承,屬於頂級水平的軸承。

本人查了一下,好象上海有大大小小十幾家軸承公司。
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神州路1155號人本工業國
上海人本軸承有限公司(工廠):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漕平路2號

這兩家工廠在上海郊區的兩個城鎮里。一般理解上,比市區工廠的技術水平,要差一個檔次。主要還是技術工人的素質問題。

這不,前幾天本人剛表揚過德國和日本工人的敬業精神。這兩天傳來消息稱,

歐洲麻將協會最重要的賽事——第五屆歐洲麻將錦標賽日前落幕,代表中國參賽的中國國花隊沒能載譽而歸,成績表上寫著——個人最好名次第30名,團體第37名。在此次參賽的51支隊伍中,歐日聯隊獲團體冠軍,日本選手奪個人第一名,德國取得個人第二名。

然後中國人自我解嘲說:「雖然成績不好,但我們應該看到歐洲競技麻將的發展非常迅速,他們用我們的規則打敗了我們的選手,正好說明中國麻將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工作初見成效。」
地球国民 wrote:
抱歉,本人搞錯了,本...(恕刪)


沒關係啦!不過微型軸承廠不是都被限定在無錫生產嗎?koyo微型大陸廠就在無錫.

我這邊的資料1.上海青浦基地是1999年成立的.
2.人本工業園區是2003年建立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中國汽車軸承生產基地,占地532800m2
所以應該是因為起步晚腹地太大市區沒有這麼大的地方再加上成本考量吧.
其實只要大廠設備夠好蓋在哪裏差別都不會太大的,因為都是全自動的,人力用的很精少.而且
裡面是有員工宿舍的,所以就算路程較遠的住工廠就可以.另外C&U的生產線從原料到加工,裝配都是自己一條龍的工廠.不像
一般小廠需要很多廠商一起配合才做的出軸承,品質控管比較不容易,而且生產線也不一定是
全自動的.原料來源鋼材也有疑慮(鋼材純不純?)..C&U的鋼材是跟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軸
承鋼興澄特鋼定點定爐和派員上朔管理的.一年買13萬噸的鋼材!微型軸承的原料是跟上鋼五
廠(寶鋼)買的.只跟這兩家買.微量元素含量,非金屬汙染物及高低倍組織都高於GB/T18254
中國國家標準,達到美國52100,德國100Cr6和瑞典SKF3等鋼材標準.

吃的苦中苦 wrote:
沒關係啦!不過微型軸...(恕刪)


這個無錫,屬於上海的腹地,上海不要的東西,然後,蘇州無錫等才承接過去的,或者是偷過去的。
先前曾有一次,本人台灣親戚說:吃吃吃,無錫水密桃,很有名的。
其實,水密桃技術,西瓜技術,都是上海的技術,培育得最好,然後轉移到周邊去的。
上海是寬宏大量的。願意提供技術,幫助和支持全國人民的共同發展,當然,上海也感謝全國人民的支持。因此上海被認作龍頭老大哥,地位仍然不可動搖。


另外,關於玉兔號月球車故障,原來是線路短路問題。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19日在香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玉兔」號已被喚醒,但問題仍然存在。月球車移動機構出現短路故障,正以異常狀態進入第八個月晝,個別設備狀態也在逐步退化,好在它已完成了既定的科學和工程任務。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