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105 wrote:價格高是沒錯自己組車是很便宜不過能合法上路嗎? 我自組電動自行車,自組電池,而且組了相當多,但是電動機車我沒DIY的意願,也沒場地與工具可組裝。DIY電池很便宜,而且耐用度完全沒問題,目標是省錢兼享受樂趣,但是並不適合沒動手能力的人,這些機車廠應該要降價才是重點。在廠商願意為環保努力而降價之前,我只能欽佩許多先烈們的奉獻,在一旁觀看,繼續騎電動腳踏車奉獻我個人的環保。
cyclone出產的500W的高速電機(約3000-4000rpm)重量約2kg, 其昜這顆應該不止2kg, 所以功率自然會高很多, 說實在的, 小弟想不透馬達上為何標0.58kw?我試騎過這台, 以前也玩過1000W的中置電機. 以我的感覺, 如果上馬力測試機, 這台車一定有兩三千瓦的實力, 是輪輸出喔!
啄木鳥 wrote:像使用正弦波技術的輪轂馬達,加速平順,極速又快,馬達又安靜,相信能源效率應該也會很好。所以我是覺得變速箱或輪轂馬達技術應該都有發展空間,也不一定是誰優誰劣啦。 本人談論一下最近風機技術及鐵路機車的發展動向。大家知道,風力發電的過程,與電動車馬達剛好是個逆過程。而鐵路機車與電動車的原理相同。目前風機及鐵路機車結構,都在轉向永磁同步馬達,無齒直驅結構。以前的風機與老式的電動車一樣,風翼轉動,帶動一套變速齒輪箱運動,然後帶動馬達轉動,然後直接上網。現在開始改成直接驅動永磁同步電機發電,然後再通過逆變器,也就是控制器,直接掛在電網上。效率可以提高一兩成。而且幾乎不再有昂貴且成本不可測的維護保養的問題。但是造價稍貴。不過,仍造成度電成本的大幅下降。為何現在可以改直驅了呢?因為現在的稀土磁鐵價格大幅下降,已經擁有了經濟性。所以有能力大量使用稀土磁鐵。關鍵還是要回到大陸的笨拙的電瓶車上。正是笨拙的電瓶車的大發展,才把稀土磁鐵從宮殿帶到民間。而且,現在的電瓶車的馬達控制演算法是最先進的。因此引領了風機技術及列車技術也進入了永磁同步馬達直驅模式。還有,風力與機塔的高度成正比,並且隨高度急劇上升。所以,只要升高風塔,發電功率將大幅上升。目前的技術,已經上看單塔風機百萬千瓦功率。美國觀察人士已經下看風電度電成本低至兩美分。另外,石油並不是個不可再生的資源。相反,石油價格有個天花板。就是受風光電度電成本制約,一升汽油的價格無法超越20度風光電的價格,否則大家用風電做燃油就可以了。目前,新能源革命的一個前沿課題已經提上日程。美國在把海水用電力轉換為航空煤油方面已經取得技術突破。每升航空煤油的價格是1.5美元左右。德國也在嘗試電轉燃油技術,製造了一套裝置,每天生產一桶燃油。然後評估其轉換成本及技術路線圖。目前,頁岩油氣只是美國一家在生產,石油價格已經吃不消了。而全世界多得是頁岩油氣。包括中國大陸。目前中國在這方面的情況是,所有開採設備都已經能自產,只是缺乏開採經驗,需要積累經驗。比美國落後十年。不過現在大陸的頁岩天然氣開採已經在穩步推進。產量逐步穩定提高,開採成本正在以每年一成的速度下降。而且,由於水力壓裂技術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而大陸同樣是個缺乏水資源的土地。所以,大陸公司還在琢磨不用水而用其它,比如說泡沫或別的東西來壓裂頁岩的技術辦法。按照商品供求市場的價格搓合機制,最後一張股票決定所有股票的價格。最後一隻蘋果決定所有蘋果的價格。最後一桶石油決定所有石油的價格。所以,大家每少用一滴汽油,都是對石油價格的嚴重打擊。所以,這裡的大家對石油暴跌都是有貢獻的。
地球国民 wrote:本人談論一下最近風機...(恕刪) 風力發電用的稀土發電機淘寶上價位還是挺高的,我還在等下一步的降價。以下就離開電動機車一下。今年我使用大陸製冷風機取代冷氣機後,發現雖然離冷氣機效果有很大差距,不能非常涼爽,但是能夠接受,因為至少不熱,在風口兩米則算涼爽。當最大耗電量的冷氣不用後,我重新計算,發現可以開始著手進行家庭電力自主的計畫,由太陽能、風力發電與磷酸鐵鋰電池三者做出一套足夠生活所需的家庭自主電力系統,不過住公寓就沒辦法。風力發電缺點是常常好幾天沒有風,而且要相當的風力才能有足夠的發電量,因此,太陽能電板是比較可能的選擇,這幾年我會著手進行這個計畫的測試。計畫的成功關鍵之一是磷酸鐵鋰電池已經大幅降價,關鍵二是冷風機使得絕大多數時間可以不用冷氣..........哈哈哈,真有意思,大陸製冷風機竟然是重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