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son160 wrote:
我想請教大大,交換站必敗理由是啥,除了拿新電池跟廠商換舊電池這裡由外,電池不是政府補助的嗎?照環保署記劃好像要讓交換站遍地開花也。還好花的是政府的錢然怪不痛不癢。""我沒有要筆戰""只是想了解更多
個人想的道的交換站必敗的理由是..
1 各家電池規格不一,性能不一,要採用哪家設計,有很大的爭議空間。
2 各家的電池接頭設計各有專利,後面同上。
3 交換站要遍地開花,所需要的電池數量與金錢你確定政府會包辦,那都是納稅人的錢,沒買電機車的人會甘願嗎?
舉凡牽扯到政府這種補貼式政策,背後所隱藏的利益糾葛與骯髒的手段之多,
不是一般小老百姓所知道的。
哪一天等所有的"利委"諸公跟財閥們的利益分配都"橋"好了,才會有實施的一天。
benson160 wrote:
我想請教大大,交換站...(恕刪)
試想,假設新電池滿電可以跑60KM,那麼收進去的電池,經過維護一遍,起碼要能跑30KM,作為用戶,只能預期能跑30KM,
否則用戶不要投訴了?否則,拋錨在半路,不要投訴了?
即使只能跑30KM,交換站也需要精心確認一遍電池狀態良好,才能送出來的。
這本身是技師才能做好的工作,這個維護成本就很高了。而且,而且還不算其它接觸不良等煩心的問題了。為了交換,還要考慮備用電池,否則,用戶來交換,卻沒有滿電電池,不等於把用戶涼路邊了?
所以,從一開始,我就認為,交換一次電池,就約等於店鋪對電池維護翻新一次的工作量。一度電容量電池,交換一次少說成本幾十元人民幣。
這個已經有許多地方實踐過了,以色列,無錫等等。顯然都不具備可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是汽車電池,電池狀態一直通過物連網由廠家監控之下,可操作性已經比兩輪車強太多了。
無錫,滿大街是電瓶車,交換頻率可以很高的。同樣缺乏可操作性。
多建快充站滿充站,倒是一個補充的辦法。不過,現在大陸的快充站又遇到一個新問題。
現在的快充站是為鉛電池從24V到72V電壓服務的。現在的車輛使用72V以上,80V,84V的多起來了。而且,鋰電車也多起來了。所以,現在的快充站面板都要更改,一個是要把電壓提高到96V電池,為以後也留點餘地,還要考慮能不能也可以為鋰電車充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