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專門為生活在山區的居民量身打造的雙動力「跨界產品」,在2013年即將收官、2014年馬上到來的時候,做為禮物回饋給山區的鄉親父老。除了兼具智能自動換擋、超強續航能力之外,超強的連續爬坡功能是其最為顯著的亮點。無論是面對緩坡、陡坡亦或是載重量大的情況,爬坡王的雙動力功能均能輕鬆解決。面對不同地形爬坡王可通過檔位智能辨認,完成自動轉換,當爬坡起步時用高檔,功率可以達到1500瓦;當起步后平路行駛時自動轉換到低檔,功率僅有450瓦,無需通過人工手動調節便可完美的完成各種地形的爬坡任務,真正實現動力強勁又省電!其中,「60V聚成爬山王」的爬坡能力相當於50CC的摩托車,「72V幸福爬山王」的爬坡能力相當於70CC的摩托車,「84V新本田爬山王」的爬坡能力相當於80CC的摩托車,小刀爬山王成功解決了貴州人民的交通困難、單一等問題。
dreamhouse wrote:
看照片, 64V,爬...(恕刪)
D大,
小刀是日本人在大陸的公司。格爵三陽是台灣公司,YAMAHA是日本本土公司。菲利浦是歐洲大公司,在嘉興也有廠家,還有菲利浦鉛電池。
電動自行車,苟且叫電動自行車,因為是從腳踏車外形發展過來的,從沒有塑料板到兩塊塑料板(兩塊巴掌大的塑料板能當外觀專利看嗎?),又到多塊塑料板。當然這個塑料板也借鑒了摩托車的外形。所以,塑料板一直是當配件來對待的。而不當外觀專利來看待的。其實,大家的車體和塑料板,也共同來自於某家塑件廠家。有問題,就找塑件廠家吧。
這個電動車,發展到現在也不容易,也為了給消費者降低維修保養成本,所以,大家也盡量背靠背取暖,共享塑件和車架。如同拿兼容性的部件來組裝電腦的道理差不多。
所以,不管是小刀(小刀還有許多明顯是自創的車形),格爵三陽,YAMAHA,菲利浦斯,還是其它,許多車型也是通用的。互相抄來抄去,準確地說,是從同一家塑件廠進貨,然後組裝的。這樣,價格更便宜,維修也便宜。便宜了自然銷量更大,這樣產能最大化的話,大家都有利,而且也公平。
其實,當大陸的電動車市場發展起來的時候,有許多日本人,台灣人,香港人,新加坡人,韓國人,同樣白人起家,一起投入到發展之中。
其中小刀發展是最好的,是最大的,列百萬俱樂部七家中的一員。台灣人則是寶島最大,年產二十多萬輛兩輪的,還有十幾萬三輪的,還有四輪的和特種電動車。新加坡和韓國的,不大不小年產有幾萬輛的公司也不少,佔據「地頭蛇」的角色。象在上海,ELITE公司,就是新加坡人的,屬於中檔車中銷量偏少的角色。至於見誠車,則是小角色。我一共看到過兩三輛。格爵三陽賣得也不差,多不到哪裡去,但也不屬於難得一見的品牌。在大陸市場,大家自由競爭,做得不好,怨不得別人,只能怪自己本事或運氣不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