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沒有電動自行車或電動機車
工廠十多年前就搬到中國了,現在只剩下賣賣霍爾原件了!
電動車輛有三個問題
無法快速充電,雖然可以做得到,成本太高,或許可以作電池交換,但是無法統一規格(電壓,電流,尺寸...)
續航力不夠,買買菜代步可以,上下班來回超過20公里就會有麻煩(電池有壽命跟可靠度...)
太重了!在都市騎乘較不方便,除非是一樓住家,否則搬上搬下是不可能的
不過讓我退出這個市場的原因是電動車輛風險太高
電動機車剛開賣時,有個客人行進到半路,電力系統失效
當時在夜間,車子沒動力,大小燈也不會亮,瞬間停在路中間,還好後方小客車駕駛反應快只有小擦撞
這要撞死人不知該如何算!剛好業主要到中國發展,就轉行了!
至於價格問題就甭提了,台灣售價是中國3~5倍,沒辦法,那裏量大當然價格低!
主要是汽油機車持有成本太低,
稅金低,隨便停不用停車費,
其實機車族量大帶來的問題是,
公共運輸效益低,蓋捷運和增公車線幹嗎?反正又沒人坐。
污染量大交通風險高
滿地都是違規停車,騎樓路邊被佔光了
其實我覺得禁機車雖然短時間會很痛,
但是路上少了大量機車,公車電動機車都會發展的比較好
不過我有信心不可能,因為我們是永遠的發展中國家
jovi1787 wrote:
太民主,政府太軟弱。...(恕刪)
第一句就是正解!
外國人來台,最驚訝的就是看到有成千上萬的機車在街上竄。一般在先進的國家或城市裡,這樣的場景應該算是台灣唯一,沒有第二了。或許台灣真的就不應該被歸類進「先進」的國家/地區。
台北市公共運輸工具選擇其實非常多,市區里有方便的捷運及公車,機車在市區範圍內沒有存在的必要。機車問題早就應該狠下心來一次就把它解決,但是行政執行上,沒有一個民選市長敢碰觸這塊,因為台北市長這個位子基本上都是在為未來總統大選鋪路,誰有 guts 敢直接把自己的仕途之路斷在台北市長之位?
結果就是,沒人敢禁機車,只能透過其他方式,例如把環保標準提高,進而把機車購車、養車成本提高,以減少機車族的數量。這也是爲什麽以前兩三萬就可以買到一部全新的機車,現在要五六萬。重點根本不是物價上漲所以民眾買不起機車,而是根本就是不想讓機車太容易被買到。前因後果要先搞清楚。
在被機車族公幹之前,我先說清楚:我支持的是在台北市區捷運及公車路線的一定範圍內禁止機車進入,並非全面禁止機車。因為在公共運輸無法到達(或非常不方便)的地方,機車確實會成為部份族群的唯一交通工具。我支持的是往這個方向前進。
台灣的民主已經不是民主,而且在國家跟城市發展上成為絆腳石。民主是否真的應該大於一切?這個每個人心中的尺度不同。不過政府空轉,執行政策一遇到民粹發酵就開始動搖,這是管理上的大忌。
權利給你政府了,你 TMD 就好好把事情做好。有部很知名的軍事電影 U-571, 裏面有個士官長跟大副指揮官說過一句話 「A Captain always knows what to do, even if 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翻譯是:一個艦長永遠知道該怎麼做,不管他知道還是不知道。一個領導者,反反覆覆。不管對錯,堅持執行,細節可以再調整。你只要有一次執行不徹底半路轉彎,之後就不會有人相信你。這麼簡單的道理,小孬孬,你聽到了嗎?
無法快速充電,雖然可以做得到,成本太高,或許可以作電池交換,但是無法統一規格(電壓,電流,尺寸...)
續航力不夠,買買菜代步可以,上下班來回超過20公里就會有麻煩(電池有壽命跟可靠度...)
太重了!在都市騎乘較不方便,除非是一樓住家,否則搬上搬下是不可能的
無意冒犯。
你說的大家都知道,全民也拿這個當理由。那 為什麼大陸沒這些問題?因為他們笨?還是他們科技進步?
最主要,因為他們不民主. 政策推動,有時必須要靠"強制力". 否則~ 就慢慢等吧.
小弟我之前在蘇州工作, 家家戶戶頂樓都是太陽能+電能的熱水器. 人人騎電瓶車 . 氣油機車根本就不發牌也有路段限制行駛 . 道路上都是LED 的路燈 .......不勝枚舉.
因為他們笨,他們只知道會省電費. 根本不曉得設備成本比較高,根本省不了多少錢....
就跟韓國人一樣,他們也很笨,以為韓國製品是天下第一好,所以人人用韓國或....
台灣人最聰明,愛國是愛國.東西是東西.觀念是觀念.CP值是CP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