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mansc wrote:
我比較有興趣是接線,在控制器如何判定及接法...(恕刪)
一般控制器廠商都會附上說明書,裡面也會有配線圖參考。
如果沒有說明書與配線圖,那就要自己畫了!
拆之前先找出每條連接上控制器的線路都是走到哪去的,並做個記號記下來這樣。
如果是要接(連拆的機會都沒有),一般控制器不外乎以下幾組接線:
1.三線式轉把:就是相對於一般吃油機車的油門轉把,但電動機車是靠電位差來決定電門的開度(應該是這樣

2.煞車訊號:控制器需靠煞車訊號來得知何時中斷供電給電機與啟動磁煞發電(如果控制器有此功能且有開啟的話),而這個煞車訊號線是來自於煞車拉桿座上的小開關,左右拉桿座都應該要有煞車訊號線,連接至控制器通常只有一條線。
3.電機霍爾:有5條線,正負極各一條與三個相線的霍爾傳感器線各一條。這些線是要感應電機內線圈位置的,有點像是汽油車的點火正時?總之接錯就是No go

4.電機U.V.W三相電源線:這些線就比較粗了,通常U是黃色、V是綠色,W是藍色線,接錯當然也是No go。
5.控制器電源線:控制器也是要吃電的,所以這條線若是沒接的話控制器當然是不會理你的

6.正負極大電流電源線:從電池端過來的,要先進控制器,由控制器依照轉把訊號強弱來決定送給電機多少電流讓他運作。小功率的電機與控制器也可能將第5項的控制器電源線連同大電流正負極電源線整合成同一個3Pin品字形接頭。
其他可能的接線還有:電機正/反向運轉的切換線、Boost瞬間大出力線...等等。

TTXGP燒胎讓您爽一下
larrance wrote:
這次的改裝費用好貴喔...(恕刪)
5萬多看起來很嚇人,但反觀一般吃油的機車,第一次花了一筆不小的數目購買回來後,卻是繼續花錢的開始---就是讓你花大錢去買一個持續燒你小錢的東西回來~
電動機車不一樣,最貴的耗材大概就是電池而已(如果正確使用的話到他壽終正寢之前折算下來還是比汽油便宜5倍以上),花了一筆錢買回來之後就是省錢的開始(跟汽油機車相比 + 如果他有達到你的需求的話)。雖然目前我還在等待收集更多的數據與調整控制器設定到最佳的狀態,但我還滿有把握他可以達到我的需求(單程距離50Km + GPS實測極速62Kph,請注意是指GPS實測的速度,大約等於一般機車快樂表近70Kph的速度)。
其實我對未來5~10年台灣大功率電動機車的問世很悲觀(還是會發展,但他不會那麼快的可以合法掛牌上路)。
因為若以我"阿狗阿貓"身份的人都能改出符合長途通勤需求的電動機車的話,那台灣的機車大廠要做簡直就跟打個噴嚏沒什麼兩樣的簡單,但是這樣的產品對於整個既有的傳統吃油機車產業鏈而言,唯"浩劫"兩字可形容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照理說,民眾省下來的油錢保養費也絕不可能乖乖的存起來,多半也是花在其他民生方面(比如說吃穿得好一點),這樣豈不是更能促進經濟循環?政府應該很樂意推廣才對!但看在那些"遭逢浩劫"的產業眼裡,原本該進自己口袋的錢如今卻大洗牌進了別人的口袋裡,又豈能坐視不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