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政府圖利?換電公版歷史事件懶人包,請理性討論!


yurue wrote:
看到你拿3C產品的...(恕刪)

這些東西全部都是3C的東西...A跟mA其實只是線粗跟線細的差別而已

對於電子業的人來說...根本都一樣
看你的回文,就知道你沒學過電子學,電路學。

你以為處理大電流的電路,只要線換粗一點就可以了嗎?

告訴你,現在還沒有,能夠處理安培級電流的單晶片IC。

桃枝夭夭 wrote:

這些東西全部都是3C的東西...A跟mA其實只是線粗跟線細的差別而已

對於電子業的人來說...根本都一樣
看你的回文可以知道,你連什麼是3C產品都不知道。電動機車算是3C產品嗎? 應該不是吧。

3C是對電腦(Computer)及其週邊、通訊(Communication,多半是手機)和消費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等三種產品的代稱。

這類的產品規格接近,替代性高,產品生命週期較短(約一年),製造商進入門檻較低,在許多廠商投入競爭後,往往價格會快速下跌[1],是這類產品的特點。



桃枝夭夭 wrote:
這些東西全部都是3C...(恕刪)
只能說,你我對相容性的定義完全不同。

對我來說,相容就是不需做任何改裝,就可以直接使用。
桃枝夭夭 wrote:
不會...因為其實藍...(恕刪)
如果業者做了電車,卻使用睿能的換電系統,該業者只賺到了賣車的錢,還要負責車輛維修保養問題,而睿能只要每個月都收電池月租費就可以賺錢。對業者來說整體利潤就少了一半吧。
因此才要開發出自己的換電系統跟換電月租費,買車兼收月租費才是最高利潤喔!
當初如果由國家來帶起換電的公規化,由政府經營由國家負責供電並收取費用納國庫,各家車廠就不會因為利益衝突而吵的紛紛擾擾了吧!
台灣人民要合作團結創造成功的情況,我這輩子大概看不到了。不懂得安內攘外大概是台灣一直在退步的主因。
國際都開始推動電動車的時候,這時候台灣如果能把完美電動車系統成功的技術推銷出去,也許在亞洲地等地區,下個能源系統世代將由台灣主導一席之地,可偏偏業者重視的是自己能在下一季能賺多少利潤在爭個你死我活,沒有國際的宏觀只求追趕蠅頭小利⋯⋯
不要怪很多專利被國外買下後,在高價推銷回台灣,只怪當初沒想到未來的發展性將它拱手讓人。
haru911 wrote:
如果業者做了電車,卻使用睿能的換電系統,該業者只賺到了賣車的錢,還要負責車輛維修保養問題,而睿能只要每個月都收電池月租費就可以賺錢。對業者來說整體利潤就少了一半吧。(恕刪)


這個邏輯有點問題,以燃油車來說:

消費者的支出 = 車輛購價(光陽) + 維護(機車行) + 油錢(中油)

以電動車來說:

消費者的支出 = 車輛購價(合作廠商) + 維護(合作廠商) + 月費(睿能)


比較一下就知道,業者怎不去賣油呢。
chentcj wrote:
這個邏輯有點問題,以...(恕刪)


人家談的是業者方面,
你說的是消費者........

haru911 wrote:
如果業者做了電車,...(恕刪)


寫那麼多
簡單說
請問跟現在在賣的充電車有何不同?
只是少賣了電池....
還是電池是1年1顆再買(應該電池沒舊換新,貼補差價)
----------------------------------------
只是要機車業者不要賣電池跟充電器
就可以吵成這樣
難道賣電池比較賺錢?(20Ah電池 約78顆 市價約12000 但原廠賣18000!)
chentcj wrote:
比較一下就知道,業者怎不去賣油呢。...(恕刪)
石油是特許事業。
微醺鸚鵡 wrote:
石油是特許事業。...(恕刪)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