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悲劇了> Gogoro電動機車 首月交車僅36輛

電動車若還是停留舊思維的框架上,就註定失敗

GO車也同樣沒有創新的地方

它有的只是亮麗的外表加上加強的車速
但是電動車最不能讓人接受的「能源供給費時,運行的里程太短」
它也同樣存在

雖然它使用能源交換的概念,但本質並沒有改變
也就是說,能源的儲存只是從室內改變為戶外而已

「充電的時間一樣的久,一樣沒有效率」

基本上一台沒效率的電車,它只需要準備1~2顆電池來運行,因為車主默認事實了

但是GO車的交換模式,一台車他需要準備幾顆電池來供應他的契約客戶?

我也不覺得GO公司能完美的達成客戶的需求(這裡指車主隨時能更換到飽充的電池),
以它的財力規模和組成

GO公司並不是大集團下的分支,有母公司的財力奧援

一旦方針錯誤,能翻身的機會,,,,,,,,。



電動車的電池規格必須在國家主導下制定統一的規格,比方說:不使用我政府制定的規格我就不補助你!!
在政府制定統一的規格後,政府可以規定製造電動車的廠商必須依政府規劃設置多少家電池交換站
因為電池規格統一化,不管那家電動車廠設置的充電站都可以交換電池,以此共同建置大密度電池交換站
電池絕對不可僅能使用交換的方式來補充能源!必須還有自充的方式
電池換一次多少錢,依電池可使用壽命充電次數攤提加入每次的交換費用中,電池要價10000萬,可充 1000次,每換一次電池加付10元,如此,電池更換的高額付費帶給使用者的困擾消失
可設置高密度的臨時電源補充站,以投幣方式,充一小時多少錢,如果附近沒有電池交換站,可先補充電源,以得到足夠撐到交換站的電力。
電動車雖然有其先天不如汽油車的問題,只要經濟效益高,一樣能有市場!

SPITFIRE02 wrote:
電動車雖然有其先天不如汽油車的問題,只要經濟效益高,一樣能有市場!


我非常同意經濟效率高一樣能有市場,但是那是大陸,
在台灣所有電動機車用家的成本都高於汽油機車,而且常常是遠高於汽油機車,除非自組電池。
大陸的電池仍會席捲台灣,大陸電池生產品質很快會到達成熟,
那時才會出現經濟效益高於汽油機車,還好不會太久。

而換電站很快就會沒落,因為高速充電會取得最大的市場,
而且統一規格的換電站如果電池是自己購買,那不會有人願意換電,
必須像GOGORO一樣電池屬於廠商,只能租借,
但是如果這樣,那換電站也就不可能統一,
因為各廠商也不會同意不同家電池來自己的換電站換電,
利潤分配上、管理上都會有問題。

高速充電站與高速充電電池終將取得市場,
GOGORO的作法只能在其他電池尚未出頭時短暫取得一點點市場,不會太久。



eagleeagle wrote:
我非常同意經濟效率...(恕刪)


高速充電能夠多高速? 我相信你騎車去上班應該很難有十分鐘時間等電池充滿. 偏僻地方的狀況類似美國矽谷, 可以支撐Tesla回家慢慢充, 反正充電設備就在自家門口. Gogoro訴求的是大樓林立人口密集機車成瀑布的都會區, 換電是最直接的方式.

月租模式其實也是把電池管理的諸多麻煩問題淡化, 譬如有人提出用多少電花多少錢, 或者是換一次多少錢, 但是以一個可以充放電1000次的電池, 你的新買的車子上面電池是新的, 去換到充放電已經999次的電池, 該怎麼計算費用? 目前的月租模式, 如果你時間多, 你可以每騎個2.5公里到下一個換電站換電池, 換到爽隨便你, 即使換到已經被充電900次快要退役的電池也無妨, 反正繼續去換就是了.

價格問題應該就是說明了Gogoro這家公司跟Tesla一樣準備一直燒錢, 反正如果我現在賣你便宜我也賠錢, 我賣你貴我也賺不到甚麼錢.

如果你要說這賠錢的生意怎麼願意做? 應該先去問問Elon Musk.
Ml5711 wrote:
我相信你騎車去上班應該很難有十分鐘時間等電池充滿



上班族只要上班前充滿電就好,睡覺時停車的地方可以充電就好,
到公司後停車的地方有插座就行,不一定要快速充電站,他們有好多時間可以充電,不一定像加油這麼緊急。
目前的問題只在於社區地下停車場、路面停車格上都沒有充電座,
電動機車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需要快速充電,充電座普及就電動機車就會普及,
快速充電只是未來更好的方式與選擇,當然,最終還是高速充電的天下。

有人說新北市的公立停車廠大多設有充電座了,我想也許都有,但是每個停車場充電座數量大概還不多。
不過當電動機車到某個數量,充電站就會開始不斷增設,未來其中會有高速與一般充電插座,
兩者也都會改為收費,而且我預期街頭店面可停車的地方也都會有人設插座賺充電費,
收費將會非常自由化與多樣。

GOGORO這模式到時是無法生存的,因為GOGORO要負擔電池與昂貴的換電站成本,
因此收費會遠高於一般充電站。
充電站成本低廉,只要插座與投幣、刷卡設備就行了,
而且除了高速充電站例外,一般充電站插座一定是全國統一的,沒有電池規格問題,
甚至臨時投幣插上果汁機打果汁或用電鍋做飯大概都沒問題,
那些插座不一定只能賺電動機車的電費。

GOGORO如果沒有於幾年內取得足夠市場,那麼換電模式就要準備失敗,
因為市面上電動機車一旦到達某個臨界數量,法規也會跟著配合,充電站將會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來,
換電站的機會就不會再回來,尤其高速充電電池的出現。
我可以跟您說,我現在拿到的測試電池是用4C的電流充電,也就是15分充滿,可以再縮短,
只是我充電器電流不能再大;況且不一定要充滿才能上路,高速充電只要三五分鐘就能上路跑一段距離了。


我們能期待GOGORO短時間內取得足夠規模嗎?
以目前高層的思想來看只能等死,慢慢看吧!



Ml5711 wrote:
月租模式其實也是把電池管理的諸多麻煩問題淡化, 譬如有人提出用多少電花多少錢,
或者是換一次多少錢, 但是以一個可以充放電1000次的電池,
你的新買的車子上面電池是新的, 去換到充放電已經999次的電池, 該怎麼計算費用?


電池成本將不會再是購買者考慮的問題。

大陸目前市占最高的超威三元鋰電池組,訂價每度電僅七千五百台幣,市場價僅六千台幣,
新電池充滿行駛40公里計算,一千次可以行駛30000多公里,每公里電池成本僅0.2元新台幣,
這成本還在下降當中,而且未來電池的每公里成本將會遠低於電費,
因為電池壽命將會是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增加,而電池購買費用卻不增加或更低。

GOGORO的月租費最低價方案也要1.4元/KM,照目前態勢,
大陸鋰電池遲早會佔領多數電動機車電池的市場,因為行駛成本超低,而且還會更低。
未來騎電動機車的成本將會低到您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成本的誘惑下,即使有任何缺點也將被消費者包容,
GOGORO這種高月租費要發展就更形困難,
GOGORO唯一生存的方式就會是靠賣可充電機車而不是換電站的月租費。



洪:看GOGORO 他的外型跟性能來講將來一定是買菜車中的霸主....
蘇:那是什麼?
洪:還是買菜車。
蘇:.......................
飢餓行銷若不再gogoro的計畫中 那他注定要失敗
skuldly4948 wrote:
連文字都不看的人還敢笑媒體
"尚未通過TES安全測試,卻緊急發布新補助辦法"
還有
"對於環保署過去極力推動的電動機車共通電池,新的補助辦法卻不再補助共通電池的電動機車"
因為Gogoro是自有的特規電池,新的補助辦法馬上就取消..政府還真貼心


1.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任何電動機車的共通電池,環保署曾經對交換式電動機車電池規格舉行過投票,
最後"建議"使用某一規格的電池以供交換時能互通。但這個建議規格從未有實際的電動車販售過,
gogoro使用的也是自有規格

2.再說一次,沒有共通電池這種東西,只有環保署建議的交換型電池的規格,但沒有強制力

3.補助的標準是通過tes檢定,不管你自己採用哪一種電池,圓的方的多邊形的都可以,只要能通過tes就行
有一點很重要,就算你採行了環保署建議的交換式電池標準,照常得送tes檢定,電池品質不過關也不行
關鍵不在你用哪一種電池規格,而是你的電池容量與耐用性與電壓是否能通過tes的檢查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能過tes檢定才有補助"
"能過tes檢定才有補助"
"能過tes檢定才有補助"

4.當今天有重型電動機車送檢,政府本來就應該通過相關的法案或補助辦法。
如果等廠商通過TES之後卻沒有相關法案,那買車的人就無法補助。
這次政府做的真的很好,本來就應該這樣。將來大型重型電動車也應該如此。
只要有產品送檢,而沒有相關的管理或補助辦法,政府本來就應該去設立這個辦法。

"這次重型電動機車的上市,讓我們看到媒體醜惡的本質。"
"如果檢定通過後卻沒有補助辦法,政府必然被罵為顢頇遲緩"
"如果檢定通過前訂好補助辦法,就像現在就被惡意指為圖利行為"

媒體真的很糟糕,相信媒體的人
基本上都無法明辨是非

globe1016 wrote:
要選擇哪種立場本來就是大家的自由,這沒什麼好吵的,只不過很多人拿出來質疑的資料內容本身就很可疑了,有時候看的滿無奈的


確實如此

媒體拿出來罵人的資料,是假資料,根本就沒那回事
所以我說媒體是惡意攻訐

電動車能受補助的條件,是要通過TES檢定
檢定基本是就是要確保這些車是安全、電池品質有一定的水平
政府不會花錢去補助太差勁的電動車

也就是說,政府為了補貼電動車設了個關卡,能受補貼的車都有一定的水平

媒體真的是很糟糕
完全用錯誤的資料來罵人
比非常光碟更糟糕的多

非常光碟是不用資料就可以罵
媒體則是用假的資料來罵
更可惡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