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報導] Gogoro到底想賣的是什麼?


Androidxviii wrote:
看完了這篇文以台電...(恕刪)



最近通過了民營電價自訂條例,你要不要用電力民營國家的電價再重新算算?


呵呵~ 真的在台灣待久了,才知道"安穩"是多麼的美好,而又可以同時養出多少"無知"。
等那些"無知"的人被自己的選擇迫害的時候,有怪別人的必要嗎?
就算怪別人,那些看的懂的,要做事的,早已被"無知"的那群給壓死了,
人家為什麼還要替你抱不平?

我看,還是乖乖地享受一度9.5塊台幣的電費吧~
這就是選擇"無知"帶來的代價~
shenta wrote:
我看,還是乖乖地享受一度9.5塊台幣的電費吧~
這就是選擇"無知"帶來的代價~


不會的!

我說的不會是民眾不會覺醒的,因為他們每天接受的媒體會洗腦,
會以為剛通過電業三法對民眾最有利,會以為新的電業三法真的是國家要朝〝便宜〞的綠電前進,
他們不會知道新電業三法背後的利益脈絡,也不會知道未來要付出多少代價。

不過總有一天會知道,我估算過,大約是七八年後,
那時會開始因為電價的暴漲造成無法控制的通膨,
人民總是會知道痛的,只不過知覺神經傳遞較為遲緩,
當知道痛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被綁在切肉板上,
才知道維修與效率排名全球第二的台電(第一是南韓的電廠)已經被架空、掏空、切割分食,
並且忽然出現很多可以依法、合法控制人民生活的民營電廠與企業。

自己選的自己負責,剩下的請自認倒楣,再剩下的...........就是躺著大賺的那些人。



啊對了...............GOGORO大金主跟新政府很麻吉,
不知道制訂電業三法時有沒有當顧問指導一下或是幫忙規劃、策劃。

希望未來電價大漲後GOGORO的使用成本還是能維持不變,
否則依您說的每度電上漲到9.5元,那月租費也必須依比例調整為2.X ~ 3倍。
唉............我真是傻蛋,替GOGORO車主擔心做甚麼呢?
他們都是很樂意付錢的自由快樂騎士啊!
從古至今,在世界各地的法律,向來都有富人參與制定,以確保自身利益。
苦幹實幹的老百姓,很難從中獲得好處,都常都只有被欺負的份。

GGR有徵市電並聯的功率級工程師,當充電站點夠多儲能夠大後,可以反向賣電回去營利,這似乎是早在規劃中的事。
GGR內部有腦袋很清楚的人在分析規劃著,若能將這批人致力於電車事業,應能做出更具價格優勢與實用的車輛。

wilson_huang wrote:
GGR有徵市電並聯的功率級工程師,當充電站點夠多儲能夠大後,可以反向賣電回去營利,這似乎是早在規劃中的事。


如果用新的國際牌鋰電池做這種事情不可能營利,成本太高,沒有利潤空間,
如果要幹也是等電池淘汰下來後當儲能電池來賺錢。

新的電業三法為何急著過關?
因為背後的私人利益脈絡非常龐大與深廣,
把台電拆分後對賣電業者有甚麼好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按照台電的規則,台電不允許有人買他們的電之後再回賣給他們,舉例說明一下。
台電有收購太陽能,這些太陽能售電業者如果建置十萬瓦的發電站,
台電就會依照這十萬瓦去計算他們的發電量,如果超過的話就是偷電來賣,會被中止合約。
而且如果同地區的太陽能售電業者同時間內發電效率是2.0,而某家業者高達3.0,
那麼這家業者就會被認為有其它電力來源,例如晚上偷偷儲存台電的離峰時間便宜的電,
然後在艷陽高照時混入綠電回賣給台電,這中間利潤差高達數倍。

我不清楚新的電業三法被修成甚麼樣子,依照現有規定台電是不會收購自己賣出去的電,
新的法規有無逼迫台電打破內部的規則我就不知道。
如果有,而GOGORO也打算做這個生意,那麼整體來說樓主的說法就有成立空間,
而獲利將會非常可怕。


我看過一些媒體的解說,將近二十年前李登輝主政時期國內成立很多民營電廠,
而台電跟他們簽了二十五年長約,沒記錯的話,他們將電力以近乎發電成本兩倍賣電給台電。
自己去想一想,台電明明可以自己發很便宜的電,為何要買去買電?
就是因為政治與商業利益,所以才被迫去簽約買高價的電,而且一簽25年,
這造成台電原本極為賺錢,但是最近十多年下來卻變成虧損一千多億。

很多人把台電虧損的原因指向台電員工福利過高,是否過高可以另外討論,
畢竟台電的表現與效率其實是極佳的,能排到全球第二,員工享有更好福利是合理的,
怎樣算是過高、有無超過太多則是細節問題。
wilson_huang wrote:
GGR內部有腦袋很清楚的人在分析規劃著,若能將這批人致力於電車事業,應能做出更具價格優勢與實用的車輛。


這種想法存在極大的的風險,
因為私人企業的股東很少為全民著想,卻可能與壞的政客勾結。

目前GOGORO有造出便宜的機車與較低的成本給消費者嗎?
您自己有答案。

工程師到處都是,錢給了就會過來,但是他們沒有決定方向的權力,
除了自己賺錢更希望打造一個真正服務全民的企業家有幾個?


在大陸可以看到很多。
看看華為的任正非,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他的持股有多低,
看看他的員工持股與年收入有多少高。
甚至他們離職員工都成了公司的朋友,公司也是離職員工的朋友。

再去看看雷軍對於企業的理念.........製造高品質但是人人用得起的好產品!

再去看看馬雲,專為個人與中小企業服務。

他們都是為中下階層努力,而且還能為自己創造大量財富,台灣有多少這種具有這種胸懷與能力的企業家。


0909小金魚 wrote:
如果用新的國際牌鋰...(恕刪)


動力電池汰換下來後轉做儲能,很多人有此想法。
但據說要先經過篩選,以避免不平衡造成加速老化的問題,篩選會是一個成本。

不知道修法內容如何,但電力屬持續性的民生需求,攸關國民生計,不應被任意哄抬售價,國家才會安定。
若是吸收離峰低價電力,於高峰時"高價"回賣是被允許的生意,那很糟糕。
但若是以"合理"的價格回售,我覺得不無不可,反正離峰電力也是閒置著,先backup起來以備白天需求。
我想,重點在於是否"合理"回售電價。
這種持續性的能源財很可觀,是很可靠的收入。

我不知道當初大家看到GGR期望的是什麼,就我自己而言,是聚焦在車子上面。
因很少看到這麼精緻的產品,撇開實用性、操控性...等議題的話。
也很期望它們在電車上能做的成功,甚至有能力外銷替周邊零件的衛星工廠獲利,讓台灣員工有工作機會。
所以,2017新一年到了,GGR在電車上還是要多加油!

0909小金魚 wrote:
這種想法存在極大的...(恕刪)


工程師的確沒有權力去左右決策內容,若想繼續工作只能照做。
但內部員工還是可以適度表達個人看法,最後端看陸先生的智慧與公司經營理念。

陸先生不也被尹先生派來的幹部罵過貪婪而在會議中大哭。
GGR是否有第二代我不知道,若有,也會期待會做什麼改變。
目前第一代還不夠親民。
wilson_huang wrote:
但若是以"合理"的價格回售,我覺得不無不可,反正離峰電力也是閒置著,先backup起來以備白天需求。


合理?

我上面說那麼多您還搞不清楚啊!

如果要儲電台電自己建造儲電設備賣電給人民就好,
何必發電→賣出→回購增加成本→人民更高使用成本?
這是徒增人民負擔的事情。

台電自己發電賣給全民成本低,全民享受,
但是十多年前的政府卻強迫台電與許多新成立的電廠簽下長期買電合約,
台電原本只要1.2元的發電成本瞬間變成兩倍,
台電十多年來因此造成的一千多億虧損最後誰買單?
就是油電雙漲時人民買回去,賺到的只有民營電廠。


GOGORO如果要儲電再賣出我堅決反對,那些電池儲的電給GOGORO自己的工廠使用就行了。

儲電這種事情只要家家戶戶有鈦酸鋰這種超高壽命電池再加上逆變器也可以做到,
我自己從大學時代就已經在家搞發電、儲電遊戲給自己的小設備使用,超好玩的。

澳洲與許多國家早就在進行家家戶戶太陽能與儲電的住宅發電計劃,
而且有專門輔助這些小家庭與工廠進行發電的政府與民間團體,目前非常成功。

但是如果要論太陽能發電,台灣沒有成功的條件,因為台灣面積狹小,集合住宅比例超高,
天生就不利太陽能。
要用綠電的話,台灣唯有走風力、離岸風力,
並鼓勵補助民眾添購儲電設備並允許以較低價格來儲存離峰時間的風力電能,否則幾乎別無他途。

0909小金魚 wrote:
合理?我上面說那麼...(恕刪)


莫激動。
未必每件事情都要一條龍作業,也不是每件事情大家都願意做。
如果,有廠商願意做,也以"合理"的價格回售,不需由全民以稅金補貼或以更高的電價來買電,也是一樁好事。

我有很多同學在台電工作,會想去台電工作於心態上有些和在私人企業上班不太一樣。
有些剛出社會就入台電,有些是在私人企業做一陣子後轉進台電。
不敢說他們已經沒有理想,但體制內的現狀是否有能力去改變又是一回事。
所以,是否可期待台電自己去做儲能,我也不好說。

wilson_huang wrote:
莫激動。未必每件事...(恕刪)


Wilson, 請問一下歐 [以"合理"的價格回售] 這點,
目前台電的價格是世界最低的幾位,台灣的經濟靠這在支撐,台電的債務來源是政府政策,不是本業。
那請問所謂的 "合理" 是多少? 目前電力民營化的國家,他們電費的"合理"價格是多少?
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就我看到的"民營"電力的國家的電費,都基本上是台灣3倍以上。
不是嗎?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