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論者質疑「電動車只是將污染轉移到電廠」,這樣的推論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

chouyu0938 wrote:
在40年前就已經知道(恕刪)


所以你現在是說政府不能說電車環保囉, 政策當然不能代表科學, 但是科學家說的你也不信那就沒辦法...
環境污染害人不淺 報告:占歐洲13%死因

摘錄自2020年9月8日中央社報導
歐洲環保署(EEA)今(7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歐洲每8人當中,就有1人的死因和污染有關。報告並強調,目前疫情讓環境衛生要素受到更多關注。

法新社報導,歐洲人不斷暴露在環境風險之下,如空氣、噪音和化學污染,而武漢肺炎(COVID-19)是個例子,說明人類健康與生態系統健全之間的關聯性。

報告說,這類人畜共通疾病病原體出現,與環境惡化有關,也與糧食體系中,人和動物的互動有關。

報告指出,根據最新可用數據,2012年歐洲聯盟27國以及英國中,有63萬人死因可以歸因於環境因素。污染主要與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有關。歐洲環保署強調,若減少環境對健康的風險,這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肥貓宅男 wrote:
所以你現在是說政府不(恕刪)


我只是認為現在"台灣發電廠環境"電動車沒有比五六七期油車環保, 因為油車用油精準(用多少就使用多少),

前面文章有寫清楚,包括游泳池理論(當電動車用電量占1% 整個大環境用電量也必須加大1%,而非作者宣稱白天不用加大那1%(白天12小時用電車都不用充電),只在夜間充電(半夜都沒人用電車,所以可以12小時充電),也就是燃油機組都需加大24小時輸出。

如果你選用電動車 我沒意見也祝你使用愉快

現在政府說現在在台灣環境(燃油煤發電機佔78%~88%)內的電車環保,就環保囉(只是我不信 不行嗎。)
如同高鐵南延屏東案共4條路線規劃,左營案從左營站北側岔出,經高雄鳥松區、大樹區,再跨越高屏溪至屏東六塊厝,經費估約554億元;燕巢案由燕巢岔出而不進左營站,延伸進屏東六塊厝,經費約561億元;高雄案則進入高雄火車站再到屏東,經費1217億元;小港潮州案從左營往南進入市區到小港機場,再延伸至屏東潮州,經費估達1500億元。以後都不用追加預算,(我也不信,不行嗎)

我只是提供論者質疑「電動車只是將污染轉移到電廠」,這樣的推論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給大家討論
Wow_Senior wrote:
沒有輸油管.


你確定?你用生命發誓?

我告訴你,全台有兩條輸油管,一條是空軍的,另一條是中油的,不知道不要老是用幻想力回......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140802/EX5JURYUOR7VP3BPGHAU572W7E/
W大只出一張嘴啦...
chouyu0938 wrote:
我只是認為現在"台灣發電廠環境"電動車沒有比五六七期油車環保, 因為油車用油精準(用多少就使用多少),
....當電動車用電量占1% 整個大環境用電量也必須加大1%,而非作者宣稱白天不用加大那1%(白天12小時用電車都不用充電),只在夜間充電(半夜都沒人用電車,所以可以12小時充電),也就是燃油機組都需加大24小時輸出。
....
現在政府說現在在台灣環境(燃油煤發電機佔78%~88%)內的電車環保,就環保囉(只是我不信 不行嗎。)
....
我只是提供論者質疑「電動車只是將污染轉移到電廠」,這樣的推論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給大家討論

厲害了~ 你用油好個 "用油精準";
只要某瞬間要多用電就需要燃油機組全都需加大24小時輸出~
你要不要試看看你全家所有的電器同時插上電全打開會怎樣?
沒有電網電廠是這樣設計運作的.

沒有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
發電汙染都是計算 "每賣出多少電",
所有的能量損耗都已經有計算進去.
為什麼造謠集團愛扯效率?
不同東西的效率轉換最難平等計算, 測量方法標準不同, 數據可以差很多.
最常見就是隨便拿某研究的某效率轉換數字去比另外找來的效率轉換數字.
一般國際間認可公正的方法 (例如能效標準), 是以做同樣的事所造成的排碳量多少當標準.
以這個標準, 同樣行駛方式距離, 不論如何發電, 電車排碳都比油車少很多.

你不想相信科學事實,
不管用什麼方法算, 國際間多年來所有相關研究論文報告都說電比油環保很多, 不管你怎麼發電,
還是不信,
以下數據在本版多年來一再鬼打牆貼了不知道幾百遍, 你哪一部分不相信?
環保署說發電造成 PM 汙染平均占全國 4~9%,
著名研究 PM 空汙莊教授說在台中發電最髒的地方發電造成 PM 汙染占台中高到 15%,
環保署說機車造成 PM 汙染平均占 3~7%,
機車全從油改成電, 會增加用電 1%,
所以機車全從油改成電, 在最髒的台中
會增加發電汙染 15% x 1% = 0.15% , 但機車汙染 3~7% 全減掉,
就算在發電最髒的台中, 能減的 3~7% 也比多出的 0.15% 多很多倍耶~
(同樣數據算汽機車合計, 汽機車全從油改成電, 增加用電 9%, 最髒的台中發電汙染增加 15% x 9% = 1.35%, 汽機車合計汙染 15% 全減掉,
15% 也比 1.35% 多很多倍耶~)

路上7期車已經有很多嗎? 你買了嗎? 好~ 優待你全用7期算,
7期法規每公里 PM 排汙 4.5mg, 我們再大優待你88折, 算每公里 4mg;
依照台電公開資訊, 最髒的火力發電 (還不是算平均發電, 是算最髒的火力發電),
每度電排汙 PM 14kg/MkWh = 14mg/kWh,
電機車每度電走 20~30km, 給你大優待算只走 20km,
所以電機車每公里排汙 PM 14mg/20km = 0.7mg/km,
7期法規大優待你88折 每公里 4mg 還是比 電機車每公里排汙 0.7mg 多很多倍.

你哪裡不信, 用你相信的數字代進去算,
數據要如何變造, 倍數差那麼多, 油才會比電環保?

這都還沒算石化工業開採運輸煉油災變的汙染,
也沒算機車汙染是直接噴你臉上, 而且是大部分時間閒置, 每天集中上下班交通要道尖峰時段,
濃度還要再乘十倍百倍 (也許說千倍也不誇張).


你前面說電池要清空才來比,
這不對, 如果電池中的電不是插電充來的, 而是發電機耗油去充的,
那這些電是由油產生的, 這電池不必清空.
你另外想, 為何油電車(從空電池開始算, 沒有外充電功能的)油耗還是比油車好?
如果以碳排來看,其實省錢的方案就是碳排少的方案,因為所有費用最終都會轉換到能源消粍再成為碳排。
所以都不用去傷腦筋算那些轉換效率什麼的,依用車情境選一個最省錢的方案就是了。

但是碳排就只是碳排,如果要談污染物對健康的危害那無庸置疑油車遠大於電車。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cbeck wrote:


厲害了~ 你用油好個 "用油精準";--->是阿 ,難道你會沒事怠速

只要某瞬間要多用電就需要燃油機組全都需加大24小時輸出~
你要不要試看看你全家所有的電器同時插上電全打開會怎樣?
沒有電網電廠是這樣設計運作的.---->作者說佔整體用電量1% 不是瞬間1%用電量好嗎(你都沒看清楚)

沒有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
發電汙染都是計算 "每賣出多少電",
所有的能量損耗都已經有計算進去.
為什麼造謠集團愛扯效率?
不同東西的效率轉換最難平等計算, 測量方法標準不同, 數據可以差很多.
最常見就是隨便拿某研究的某效率轉換數字去比另外找來的效率轉換數字.
一般國際間認可公正的方法 (例如能效標準), 是以做同樣的事所造成的排碳量多少當標準.
以這個標準, 同樣行駛方式距離, 不論如何發電, 電車排碳都比油車少很多.---->但是我們的電力是來自然油煤發電廠 我前面說過是針對"地球環境"沒有比較環保--->(你只是跳著看)

你不想相信科學事實,
不管用什麼方法算, 國際間多年來所有相關研究論文報告都說電比油環保很多, 不管你怎麼發電,
還是不信,
以下數據在本版多年來一再鬼打牆貼了不知道幾百遍, 你哪一部分不相信?
環保署說發電造成 PM 汙染平均占全國 4~9%,
著名研究 PM 空汙莊教授說在台中發電最髒的地方發電造成 PM 汙染占台中高到 15%,
環保署說機車造成 PM 汙染平均占 3~7%,
機車全從油改成電, 會增加用電 1%,
所以機車全從油改成電, 在最髒的台中
會增加發電汙染 15% x 1% = 0.15% , 但機車汙染 3~7% 全減掉,
就算在發電最髒的台中, 能減的 3~7% 也比多出的 0.15% 多很多倍耶~
(同樣數據算汽機車合計, 汽機車全從油改成電, 增加用電 9%, 最髒的台中發電汙染增加 15% x 9% = 1.35%, 汽機車合計汙染 15% 全減掉,
15% 也比 1.35% 多很多倍耶~)---->(政府寫台中數據沒有空汙 要問台中人同不同意)

路上7期車已經有很多嗎? 你買了嗎? 好~ 優待你全用7期算,
7期法規每公里 PM 排汙 4.5mg, 我們再大優待你88折, 算每公里 4mg;
依照台電公開資訊, 最髒的火力發電 (還不是算平均發電, 是算最髒的火力發電),
每度電排汙 PM 14kg/MkWh = 14mg/kWh,--->(這些數據都是實驗做的)
電機車每度電走 20~30km, 給你大優待算只走 20km,
所以電機車每公里排汙 PM 14mg/20km = 0.7mg/km,
7期法規大優待你88折 每公里 4mg 還是比 電機車每公里排汙 0.7mg 多很多倍.(你都沒寫 發電廠多發1%的空汙量更甚油車)

你哪裡不信, 用你相信的數字代進去算,
數據要如何變造, 倍數差那麼多, 油才會比電環保?--->(油車雖然沒有比較環保,但是可不像發電廠一直多發電1%排放空汙給電動車充電)

這都還沒算石化工業開採運輸煉油災變的汙染,
也沒算機車汙染是直接噴你臉上, 而且是大部分時間閒置, 每天集中上下班交通要道尖峰時段,
濃度還要再乘十倍百倍 (也許說千倍也不誇張).--->(發電廠的pm2.5 你看不見 聞不到 更甚油車)


你前面說電池要清空才來比,
這不對, 如果電池中的電不是插電充來的, 而是發電機耗油去充的,
那這些電是由油產生的, 這電池不必清空.
你另外想, 為何油電車(從空電池開始算, 沒有外充電功能的)油耗還是比油車好?--->(從月租換算 整體耗能比油車差,但是如果是插電式就要看台電日後電價漲多少,畢竟台電到現在還在虧本)
2020-09-09 1:55 #196
0
引言


cbeck
716分
197樓
如果以碳排來看,其實省錢的方案就是碳排少的方案,因為所有費用最終都會轉換到能源消粍再成為碳排。
所以都不用去傷腦筋算那些轉換效率什麼的,依用車情境選一個最省錢的方案就是了。

但是碳排就只是碳排,如果要談污染物對健康的危害那無庸置疑油車遠大於電車。--->(燃油媒發電廠排放超高。)

最後不過還是感謝你 這摩多看法....
雖然還是無法相信政府數據
chouyu0938 wrote:
發電廠的pm2.5 你看不見 聞不到 更甚油車


污染物不要只看pm2.5,聞得到的污染物毒性比聞不到的污染物毒性更強,這是生物趨吉避兇的本能,如果你連自已的鼻子都不相信那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存檔收藏
chouyu0938 wrote:
出處:台灣智慧移動產...(恕刪)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