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眼 wrote:
IOS贏的標準在哪...(恕刪)
單一款手機 比 單一款手機 的銷售量
如果要更詳細就比同年份的
當然,若你覺得 三個臭皮匠 去比 一個諸葛亮 是很合理的事情
我也無話可說,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雙重標準
yurue wrote:
是 [桃枝夭夭] 先拿手機來類比機車。我是回文打臉他的例子不恰當。
yurue wrote:
從你的回文,就知道你對 "專利權利金" 的價值跟價格,一點觀念都沒有。
因為,睿能的權利金會收多少,跟他的成本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他覺得他的專利值多少錢。
你的算法就像,想用成本去估算,Apple會如何幫 I phone定售價,保證失真度會很大




桃枝夭夭 wrote:
CP值本來就是很籠...(恕刪)

Frey wrote:
哈哈哈......... 笑到打滾, 原來這是你對 CP 的定義........ 大笑
郭董不管懂不懂, 起碼也是實實在在在做事的企業家, 比起很多只會空口說幹話的"偽企業家"來說, 層次高多了, 肚子到底有沒有料, 高下立判, 自有公評.
回到原題, 我還真佩服開樓樓主, 連開了好幾文都是同樣相似的論點, 結果臉被大家打到震天響了, 還在硬撐....... ^++^.........(恕刪)


CcCManCcC wrote:
cp值很常用阿
我覺得定義很簡單
從以前買電電腦來說好了
假設兩款cpu
P4 2.8MHz $6800
P4 3.0MHz $10800 (效能僅多2.8MHz的10%)
對當時來說,只要問要組電腦,大家一定會說買2.8的CP值才好
性價比,付出的錢,是否得到同等的成效
對我們非富豪型末端消費者來說的確是這樣看事情。
但如果買的東西是收藏品/炫耀品/夢想,那當然看這東西是否值這錢,或是自己看的爽不爽,這時不考量性價比居多
但今天買的一台通勤用車子,那當然就以通勤眼光來看划不划算

johnko.lin wrote:
iOS的Apple一間公司平均每年只出一兩款手機
Android的一堆公司合計每年推出低階到高階的數十款
你所謂iOS銷售量輸Android的比較標準從何而來?0分
難道李小龍被50個路人圍毆打趴,你會說李小龍的功伕很差、這些路人的攻伕很好?...(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