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換電規格終於定案


nob159 wrote:
我認為電池統一不可行。因電動車馬力不同電池就會不同。例如3馬力與8馬力的電池用相同的電池。不是太浪費就是續航力不夠。又其它的電動車廠商不是省油的燈,只要有錢賺,買專利的廠商,世界多的是。其實換電池目前還沒有錢賺。如果有錢賺所有廠商多會靠過來一起聯合,不會有互相競爭。這才是穩賺的。


沒有不可行。

現在制定只是第一款電池,未來可能有其他版本與大小的公規電池出來,不是萬年不變,重點在公規。 避免重複投資,多頭馬車。

況且電池的應用,例如: 3馬力的可以用一顆,20馬力的可以用4顆... 依此類推...

公規隨著電池的發展,能量密度的增加,也會有1.0,2.0,3.0的版本,就像USB的規格一樣,推陳出新。

等到看到有錢賺才來投入,那都只是賺小錢,技術與規格都掌握在他人之手。 從台灣搞了多年的電子業還沒得到教訓嗎?

jamestai wrote:
沒有不可行。現在制...(恕刪)


沒辦法

台灣大多企業就是這樣, 只希望走安穩看得到的生意, 那些冒險的五到十年搞打底未來不確定這種深層創新很少考慮,

也對也不對, 對的是股東投資就是要賺錢, 二三年沒搞頭就準備拆了還給你補充子彈? 經營人怎對的起股東!

不對的是當只想作看得到生意, 通常前人已經打好路線也等於作好必要關口, 想賺錢總要付點給前人劈荊斬棘的辛苦開支, 要不以後有誰要當傻瓜? 自然會有這是我”自認”努力的生意為何要付過路費不平衡心態, 除非自己有本事開一條羊腸小徑繞過, 但前人在思考創新佈局時就已經想盡各種辦法將可能的小徑包起來, 比方專利等, 這就考驗後進者對開羊腸小徑的評估, 效益, 時間與資源投入等合不合乎所需

認為有四層
第一層先趨者
第二層搞標準
第三層創規格
第四層跟隨者


台灣企業通能作到第三層就很偷笑, 但更多時候只有第四層, 好不容易有個能在第二層有機會展露頭角的, 未來有機會在國際上搶話語權, 日後就算不是全部規格會納入, 也有可能是規格主力, 結果成天在那扣圖利一詞, 活在自己世界裏
小客5509 wrote:
沒辦法台灣大多企業...(恕刪)

創新才能賺的到錢,尹衍樑眼中的睿能是未來的中華電信,做公益他個人名義去捐錢不是更好嗎?

只有創新是不夠,吸引其它追隨者,原始股東才能賺大錢,有加入傳銷的都知道,只有鑽石級能真的賺錢,其他會員都是養分,所以,換電是否公規化其實八字沒一撇,再等等這市場還有的拼。
如果狗狗肉有拿政府補助,
那專利權全民都有部份權力,
怎麼可以立馬翻臉變商業公平。
千年不長進國產爛油車終於出現了毀滅跡象了,,,老天有眼,,,
verne_chang wrote:
如果狗狗肉有拿政府補...(恕刪)


其他燃油機車廠才拿了10幾年。

verne_chang wrote:
如果狗狗肉有拿政府補助,
那專利權全民都有部份權力,
怎麼可以立馬翻臉變商業公平。

居然會有這麼無言的說法...

這麼說你上學領獎學金...你未來賺的錢都要另外撥一部分給國庫?

政府為了推動電動車產業訂了補助辦法

是要吸引更多廠商投入電動車市場

但拿了補助就等於把專利賣給國家?

那怎麼不乾脆叫工研院自己做就好

verne_chang wrote:
如果狗狗肉有拿政府...(恕刪)


頭腦不清楚的人還是有的。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