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65426 wrote:噓~~~~~不要戳破(恕刪) 創新回收鋰電池技術 產值提高10倍https://udn.com/news/story/7240/6042727部分內容 研院最新分離技術能有效分離出95%的有價金屬,其中氧化鈷的價格高達每公斤800元必懂的回收知識|回收大百科會不會爆炸不重要, 任何廢物都能回收 重點只在於 回收能不能賺錢這是粗體字(只要 鋰礦成本 大於 鋰電池回收)
wonderzero2 wrote:創新回收鋰電池技術 (恕刪) 這種話題等真正商轉來說在實驗室裡不缺這種回收技術但重點是能不能商業運用就跟實驗室早就存在超級快充的技術只是成本還降不到商轉的門檻還有一般乾 鹼性電池是因為有環保補助金那些分解工廠才撐得下去的......
我要賺錢錢 wrote:內容提到 全台機車有...(恕刪) 油機車賣了60年才有1400萬輛。電動機車才賣5年就有50萬輛了。還有55年可以慢慢賣完全取代燃油機車。我看30年不到就可以完全取代了。因為全世界都在禁油。
超級業務員1813 wrote:老話一句,如果續航力(恕刪) 說的好,本來就不該有任何補助。看看補成這樣,結果銷售量一發佈,人民選的竟然還是一面倒?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6589502&p=1補助電車那麼多,油價高,結果油車雙雄2陽YOY還是正成長的喔。這什麼狀況?。反觀電動車?續航一定要加強,建議4顆電池的要趕緊上市。
先看標題 產業之光啊? 早就被產業之恥:吉陽給蓋過去了再來減碳這檔事情也是恥辱近10年唯一減少的碳排放量跟空氣汙染就是電動車輛車主貢獻的其減少的量遠遠小於塔綠班政府增加的量兆萬分之一都達不到更可笑的是 光2020這年度的錯誤補助就把累積減碳額度的一口氣打翻之外還把預算都花光光雖然說亡羊補牢但我連道歉認錯都沒看到這篇黨報分明又要舔又要蹭廠商的意味實在濃厚就因為股價表現不佳搞得要蹭也遮遮掩掩扭捏做態 十足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