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原本使用一公升石油變成500cc時及只能生產250克塑膠時
那差距250克的塑膠需求,你要拿什麼材料來補?
燃油車仍是石油消耗的大宗,在石化產品得不到相對的替代品之前,世界仍不可能禁用燃油引擎
歐盟所規定的其實是自家利益驅使,因為它們太仰賴進口燃料與石化產品,怕被斷命根才導致必須往電力發展,美其名環保,其實是自身利益....塑膠短缺就會往金屬取代發展而金屬工業誰最強?都在歐洲罷了
這次俄烏戰爭,讓人看清了歐盟偽善的一面...臺灣應該不會失智到看不清這點而全面推電動,因為當產能失衡時,你不買人家還是會逼你買...到時買了消耗沒那麼大難道要倒掉嗎?然後又推燃油補助叫大家多買燃油車?
塑料熔點塑型溫度低的150多度高的300度,但替代品的金屬呢?會不會反而增加燃料需求的污染?兜了一大圈無助於環保反而變本加厲得不償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