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拜登當選,是不是該打鐵趁熱組個電動車國家隊?

rottprat0258 wrote:
Gogoro沒有成功(恕刪)


我認為這只是其中一個當初進軍國際沒能順利延伸的原因之一
除了氣候以外,使用習慣、成本考量、產品性能、價格、使用成本...
我覺得眾多因素都必須要考量進來才有辦法做出一台真正符合國際的產品

當初Gogoro只是開了個頭,目前看隔壁光陽也常常喊話他們是要做能進軍國際的產品
國內多家品牌陸續推廣電動機車市場的產品,也有不少透過合作來加入的產業
先不單論只憑單一品牌就想跨足國際市場,縱使是透過合作方式
我認為只要能站上國際舞台,都是一個好的開始與嘗試

就像當初Gogoro能站上去其實是很有勇氣的,雖然是失敗收場
但也難保未來會不會換個方式、有更多的資源的時候,再次挑戰
其他品牌也都應該以此目標加以努力才是,畢竟台灣市場就是這麼大
假設國際市場有機會打開,對品牌、對自己的盈利都會是一大收穫
噓~~ wrote:
電動摩托車國家隊..(恕刪)


人人都想要神隊友,遇到豬隊友也只能鼻子摸摸
不過勝敗乃兵家常事,正好可以當作未來再次挑戰的借鏡
不是加勒比海某群島創意外商

還什麼大神創意王者之國家隊

小車不含電池破十萬是在創意
rooooot5848 wrote:
至於成本上的考量當然是一點,這也是無論任何品牌進軍國際的一大要點
不過要想跟別人競爭,除了價格戰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有競爭實力的產品
......產品開發不能停,未來要想進入國際市場才有一些機會

研發?我只看到長年的換殼、換色、CostDown,國慘車用大陸零件,價格還沒辦法壓低,是吃相難看吧!

要說品質,近期新聞只要雨天就發不動,不時出現零件瑕疵,似乎也沒好到哪去。

在一個政府保護、安逸、沒有競爭的環境,抬高車價拿輔助,跟我說有多少國際競爭力,我是不相信啦!

政府10幾年前保護油車,結果哩?電車不過重蹈覆轍。要是真的開放免關稅、免車測,有幾家國慘車廠能活?

在大陸紅海攻勢下,當年的手機、面板、太陽能產業,台灣哪一個有好下場的?

因政府和車商的裙帶關係,編織台灣有優勢的謊言,洗腦大家在那喊國家隊,全民變相輔助車商,真是愚民到不行!
ggr 這個樣子進美國,會不會三個月就倒了,美國是對消費者保護大於廠商保護,為什麼有檸檬車法案?
麥當勞熱咖啡沒有警語,就被告賠1000萬美金,後來保密條款,我想也賠不少!
萬一在美國騎到半路斷電,鎖龍頭,你可以想像要賠多少?
298305漳泉 wrote:
進美國(恕刪)


先進原神屬地看看大神進不進的去

話說某夾煞車要歐美高端創意買單
phy12345 wrote:
我有看內文, 所以才(恕刪)


美國機車市場比台灣小,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市場
會提說美國也只是因為近期正好是美國總統大選
也剛好看到勝選的拜登提出了這樣的政見發表
我也很清楚要打入國際市場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樂觀其成囉,能打入是好事打不進,國內產品品質持續提升加強
對於在地消費者來說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Eurobike wrote:
不是加勒比海某群島創(恕刪)


創意價值確實不可抹煞,只是該值多少價值
又需要有多少創意能讓消費者對於設定價值感到認可
就是當中的一個奧妙所在
最起碼當初他們剛推出時確實是引起許多關注與討論
且這種關注也並未侷限在自己人而已,而是揚名國際
未來如果有更多品牌可以做到這一點,也相當值得讚賞
rooooot5848 wrote:
電動車發展真的是未來(恕刪)


如同你舉例的.
結論就是too late.

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
公平一點來講,就算沒人扯後腿.台灣的能力應該也不是對岸的對手.

phy12345 wrote:
我有看內文, 所以才...(恕刪)


基本上CARLINK被某人搞臭之後我就沒啥在看,就你們又提,我才又去看下.
以下就我的發現:




注意到甚麼了吧.
至於你們看得這篇誰寫的呢?你們看下.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rooooot5848 wrote:
創意價值確實不可抹煞(恕刪)


但現實就是創意大神夢一場

沒誠意空有創意是在大神乎

神也創意之無上大名大神作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