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電池成本太高,換電站建置也要成本,要認清現階段的技術成本偏高的事實,全世界都不積極大舉跟進的換電產業,如果沒有輔助包裝,或是政策支持,本來就很難推動動,之前會紅,就是輔助下「感覺」親民了,但持有成本始終會反應出來。放眼世界都一樣,沒輔助,電動四輪在許多國家也難賣,除非是人均較高,對使用成本比較不敏感的國家。
kselly283dd wrote:有聽說明年電動機車補...(恕刪) 我都把月租費,當成買下一顆新電池的費用外甥騎電自,電池3-5年就衰退新買電池非常貴把月租當成汰換電池的分期付款也沒比較貴還能因為換電方式讓在外不會常遇到沒電的窘境這方式其實不錯的但拿不同能源的交通工具來比較只能說每個人有自己的需求市場很自由隨人選擇至少政府目前沒強迫民眾只能騎電動機車今天操了沒力的小電車開power模式騎上約200公尺30幾度的坡度到潭子五湖園探望家母第一次嘗試很擔心的規格只有寫19度的上坡還好實驗過程騎的滿順暢的回程下來就真的是雲霄飛車一樣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