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Gogoro的資費有人覺得合理嗎?

Abby1926 wrote:
開始前先說明,這篇不...(恕刪)


0928313411 wrote:
(恕刪)


這是電車版以來,最中肯的評價
合理啊,但偏貴,且不適合月里程不穩定的用戶。

它月租就是把電池成本攤提在每個月(電池耗損和充電時間成本都算入)。

想省錢幹嘛不去油車或充電車。

廠商營運總要獲利,目前看起來月租也只有稍微賺,沒到賺很大。

(18年4月牽狗二,總里程16200公里車主留
消費者可以依據自己平常的路線去計算每月使用里程,
然後從加油的發票去做一個比對,
某些里程區間電車確實比油車省,
但大部分來說,油車確實比較話算,
更別說,在01經常看到動輒上萬元的維修費....
既便目前油車普遍都有含氧感知器的問題,
我還是會以油車優先。
Abby1926 wrote:
對於Gogoro來說,他的著眼點或許不完全是要賣車獲利而已,
他的獲利方式或許就向電信業者一樣,重點是要賺你的月租費,

我是覺得,光以規格來說,其實gogoro賣車已經大賺一筆,
我是從外觀來做推測的,我覺得gogoro的成本非常低。
相同價格的油車前後懸吊又粗又長,gogoro的又短又細,
卡箝、碟盤大小,腳踏空間,車廂空間等,都是油車占優勢。
再加上政府的補助,你買車根本就是用原價購買。

騎車還得租用他的電池,依照不同的費率簽約,他又賺一筆。

這台車所有重要零件都是特規的,外面不流通,
也沒有副廠零件,價錢都他說了算,你就被吃死死的。
Abby1926 wrote:
但像我太太的例子,一周里程數可能再10~15Km,
只在家裡周遭買菜或辦事,應該是不少家庭主婦的實際使用狀況吧?
還是基本上這類婆婆媽媽的族群本來就非Gogoro會設定的客層呢?

我的意思是,所以電動車的產生,終極目標不都是為了取代燃油車,
若直接放棄在這些地方著墨的話,是不是依然給燃油車或其他車廠更好的著力點?

這也是我一直感到為何Gogoro堅持用收取月租費的方式經營?
就企業的管理上似乎就會直接過濾(放棄)掉普羅大眾的一個族群,不是嗎?

請購買 具有 買斷功能的電動機車,這個方案 比較適合妳太太(大概3年內電池就會故障,維修價不如,再買新的電池)

終極目標取代燃油車,對消費者來說 要便宜,要耐用 的交通工具, 管他是 電動 還是 燃油

以下待驗證 騎 電動機車(Gogoro 2 2017年驗證3年) vs 燃油機車(4期2004年驗證16年,6期2017年驗證3年)
有沒有比較省錢
規則就在那,
要嘛你改,
要嘛它改,
上次外送事件,
不就改了嗎?
1.基本上現今使用者就是認為"合理"才會購買與使用
而這個理不是你的或別人的是持有者自己的道理
可是有些人自以為是"最聰明者"思維卻犯了最笨的錯誤
將自己當成別人或將別人都比成自己
當然其中有人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就除外
因為他只要他的結論其餘若相悖就全盤否定就算無理也要反

2.要量大才能制價
若使用者量小廠商會不符成本
要吻合很簡單作法就是提高低使用里程者之單價
可是另一問題來了
本來屬性就是可有可無載具消費者在面對過高單價持有成本也高時會如何做呢?
那更簡單那就是棄之不用換成其他類型
因此你的提議中前提很顯然並未納入兩者差異因素
才會直接將油跟電等於就下用多少算多少作法適用結論
卻忽略油車之油箱多數可保用一輩子只消耗掉汽油本身
而該電車之租賃成本是只有數年之電池本體+消耗電能
所以也有人說了最佳解就是自充類型
若想太美好出外要方便就用人家電池但又不想付出太多代價
對於商人將本求利是何必要賠本硬吃?
再者電信是特許競爭家數都固定
電車可是沒啥門檻全世界都可以來分一杯

3.基數坐大當然有利營銷
但~這又不是絕對的
若使用者貢獻度太低像亞太跟台星一堆低資費方案
要靠這些人回本甚至獲利...
電信若客戶未使用低流量是花不到什麼額外營運成本
反正不超過負荷都是類似相近成本
可電車它是要多投放等比率之備用電池在市面上
還要附上你在車上注定賺不到錢的那顆
若完全反映在車價上...又是有多少"低里程"者買單?

因此我會說最該在意的人都不在意或認為不必在意
反倒是一些旁人拿些似是而非卻有大漏洞的論點在說嘴
連最基本的比較因素都片面選擇掛一漏萬
真不知道是真要理性討論還是文組來假借許願??
覺得不合理就不要買了
他就是用月租費來付他的電池損耗跟電費成本,場地租金...等

就跟5G一樣,吃到飽要1399,比4G貴了不少,又有分享限制
不管電動車還是5G...現在都不是買或辦的時機
等5年後應該就會有499的5G吃到飽了,然後不限流量分享
還有1元/km的電動車資費...
到那時再去買電動車跟辦5G
樓主跟我一樣是低里程用戶,
睿能自己也說多數人一個月400公里內

要算錢應該可以直接跳過買換電車,
我自己計算的心得是每月1000公里以上才划算,中低里程的資費頗有懲罰性的感覺。

看身邊同事每個月四五百在繳,
還有個常常騎超過變一千五,
這金額乘上12個月,
再乘上幾年,數字說沒感覺是騙人的,
其實身邊在騎的沒有不哎的,
資費、換到不飽電、
維修預約等很久,
都是上班常常聽到的話題,
然後當初購買的理由都是輔助後很便宜,
扣一扣三四萬買一台新車,
油車可不止這個價。

所以當輔助退場後立刻打回原形,
真的完全不意外。

看看資費打打算盤,
中低里程根本是自找麻煩,
突然覺得自己騎進口油車真好養。

我前陣子去府城玩刻意租Gogoro,
畢竟鍵盤手不能口說無憑,
其實挺好騎的,這是事實,
但首先造型我真的打槍,
聯盟內每台車都搔不到癢處,
再來打開車廂只有傻眼的空間,
單一頂安全帽還要喬位置,
為了並列電池,座椅很寬......
試著拉出一顆電池體驗一下重量,
嗯........三不五時都要來個重訓,
這需要雅興吧。

偶爾去外地旅遊租來玩可以,
租來玩一天其實也不用換電,
要持有目前沒興趣。

充換電雖然會有焦慮,
但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君不見路邊一堆的共享機車,
充電車都敢玩共享了,
換電說起來還是多了一層便利,
不過這便利的代價,也就是資費,
看法因人而異。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